近日,在嵊州市三界镇社会和谐促进室两位调解员的耐心劝导下,贵州籍侗族姑娘杨连花终于与厂方达成工伤赔偿协议。杨连花当场拿到3.3万元的一次性工伤赔偿金,并连声向两位“三界老娘舅”道谢。
今年年初,家住贵州省天柱县邦洞镇的侗族姑娘杨连花与同乡一道,来到三界镇一家电声配件厂打工。3月9日下午,杨连花在操作中左手不慎被机器碾伤。伤势较为严重,厂方立即将杨连花送到嵊州市人民医院治疗,垫付医疗费3万多元。
到7月下旬,杨连花的手经治疗已逐渐痊愈,她向厂方提出赔偿相应的误工费、交通费和住院护理费等工伤损失。双方就赔偿方案无法达成一致。杨连花曾想通过司法程序向法院起诉,但找了几家律所,都需要不少的代理费,她有点舍不得。当她为此事一筹莫展时,想起曾在今年1月《绍兴晚报》的报道中看到过三界镇两位不拿报酬的“老娘舅”的事迹,于是她便试着找过来了。
吴友苗与吴祖德两位“老娘舅”热情接待了杨连花,详细了解她的工作情况,分析事故的原因,并为她讲解了《劳动合同法》相关的法律知识,与此同时,立即与厂方联系。两位调解员向厂方解释了有关法律责任和义务,厂方表示会积极配合,双方很快达成了调解协议,杨连花顺利拿到了赔偿。
作者:记者 陈正军 通讯员 沈乃灿 陈碧蓉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