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柯桥有位收藏者“破冷门”:一年多时间淘了2000多只古代“钱包”

2017-07-30 08:44

来源:绍兴网-绍兴晚报

许多荷包是古代女子的压箱货

收藏的门类五花八门,有人以规模取胜,有人以档次立名,……而住在柯桥的刘财能则通过“破冷门”,开辟出自己的一片收藏天地。

一走进刘财能的住处,立马就被他铺满床的五彩斑斓的荷包吸引住了。大大小小的荷包造型各异,颜色多样,陈旧的品相说明了这些荷包的年代感。在刘财能眼里,这些他都视为宝贝,收藏这些荷包,花了他很多的心血和精力。除刘财能外,成一定规模的荷包收藏在绍兴还没有听说过,省内也只有极少数的人在玩。刘财能说,计划收到一定数量后设立一个荷包博物馆,供世人欣赏,供民俗研究者参考,“我们最终会捐给社会。”

刘财能展示一款腰围子

最长的荷包有3米

刘财能说,他收藏的一些荷包,说得确切一点叫“腰围子”,因为古人都是将荷包系在腰上,尤其是北方人,他们的荷包非常粗犷,大而宽,所以一般都做成了腰带一样的东西,里面暗藏一个个钱袋子。

刘财能收藏的荷包造型多样,颜色五彩斑斓。在这些荷包中,最长的有3米,是系在腰间的腰围子;最小的仅鸡蛋大小,是古人用来做香囊或针线包的。

“大的一般都是系在腰间的,在北方用得多;小的精巧而细致,比较秀气,南方人用得多。”刘财能随手拿起一根3米的腰围子,它由蓝色的土布制成,中间有两层钱袋,缠在腰上要围两圈。

记者看到,腰围子大多是由布和皮制成,北方一般用的是土布,南方则是绸缎和刺绣。皮质有羊皮和牛皮,看上去要昂贵一些,有的经过岁月的洗礼,已经变得陈旧不堪,但上面的图案十分精美。

荷包是古人的必备品,沈从文先生在《中国古代服饰史》中论述:“男子身上平时佩饰挂件,清初还只有两三种。往后越来越多,常是一大串分列腰际,包括香荷包、扇套、眼镜盒、烟袋、火镰以及割肉吃的刀叉等等,式样各不相同。锦绣缂丝,无不具备。”在清代,荷包的绣制和佩戴进入了鼎盛时期。作为宫廷或民间活计,很多荷包都统一纹饰和大小比例,极具视觉美感。

刘财能收藏的荷包,都是清代和民国时期的。

“你看这个是极品羊皮制成的荷包,是清代的钱庄通用荷包,很有收藏价值。”如今,刘财能已经收藏了2000多个荷包,分门别类地放在一个个箱子里,他说,每种荷包都有不同的作用和款式,比如腰围子是在北方起到御寒作用的,还有一些则是披在肩上,不仅做钱袋子用,还能放账本、算盘等,是古代人收账、出远门的必备品。

“而小的荷包造型就更多了,有圆形、椭圆形、方形、长方形、桃形、如意形、石榴形、葫芦形等等。荷包挂在腰上,或者同腰带结合成为束腰的一部分。图案有繁有简,花卉、鸟、兽、草虫、山水、人物以及吉祥语、诗词都有。”刘财能说,小荷包更加有寓意,它代表了吉祥和祝福,蕴含着深刻的情意及美好的期望,荷包的装饰性也很强。很多古人会将一些荷包当作古董一样收藏起来。

带刀鞘的荷包

收藏之路充满艰辛

今年40岁的刘财能,是浙江丽水人,来绍兴已经9个年头了。他做过房地产公司的销售员,早年爱好钱币收藏。

刘财能玩了4年的钱币收藏,也正是因为收藏纸币之类的东西,他认识了不少这方面的专家。说到收藏荷包的初衷,就是经一位朋友指点,他想着荷包和钱币有关,是否可以将两样东西合起来收藏呢?

于是在一年多前,刘财能就开始了收藏荷包之路。从北到南,他走遍了全国好多地方,尤其是山西、山东等地。“我这一年多在家的时间特别少,都在外面收荷包,一些收藏集市必须要早点去,这样才能收到好东西。”刘财能每次去集市都要背一大包“宝贝”回来。

他觉得这是体现中国民俗的物件,极具收藏价值,“在我看来,荷包是贴近老百姓、很接地气的收藏品,所以我喜欢收藏荷包。”刘财能觉得清代和民国时期,金融体系比较庞大,有很多收藏品可以挖掘,而荷包就是其中之一。

除了一些秀气的荷包,刘财能还收藏了与刀鞘连在一起的钱袋,大至腰围子,小至香囊,只要看到跟荷包有关的东西,刘财能都不计成本将它收入囊中。

收藏之路充满了艰辛。有一次,刘财能典当了老婆的一辆汽车,加上家中全部积蓄,去北京、山东一带“淘宝”。每天天没亮就去潘家园等市场,这样奔波了半个月,走了十几个地方,脚上都走出了血泡,终于收得一批好货,总价在30多万元。他将它们小心翼翼地收藏在一只包内,里面除了各种各样的精美荷包,还有花200多元捡漏得来的一张大清票(经文物专家鉴定,估值在3万元左右。)

但是,他在济南乘车时却把这个包给遗失了。

“那个时候我感觉天都要塌了,人还晕过去一会儿。我去派出所报案,去银行求助,各种办法都用尽了,还是没找到。”老婆气得差点和他离婚,这个意外成了刘财能心头“永远的痛”。

“这条路没人理解,我有时候也纳闷,怎么会这么执着?后来想通了,我喜欢这种民俗的物件,只要一看到这些荷包,心里就无比开心和享受,摸摸它们,就感觉在摸自己的孩子一样,心里充满了亲切感。”刘财能说。

精美的绣艺

想建一个博物馆

在刘财能收藏的大大小小的荷包中,数量最多的当属小巧玲珑的针荷包,姑娘平时制作女红的小针线、小物什都放置在内。还有少数民族用银饰打造的针荷包,旋开银饰的筒状部件,即可见里面的秘密小空间。这种荷包做工极为精细,上面的一针一线体现了民族工艺的精湛。

曾有很多人向刘财能买这些荷包,但刘财能一一拒绝。对于荷包,他的宗旨是:一个都不卖,哪个都要收。也就是说,不管这个荷包的价值是多少,只要是古代的钱袋子、腰围子等等,他统统会不惜价钱去收来。

他说自己要收集几万个荷包,到时建个主题博物馆。“荷包已经越来越稀缺了,而越稀缺的东西价值越高,只要有相应的支持,我的这个博物馆一定能建起来。”刘财能说,他的每一个荷包都是独一无二的,收不到第二个做得一模一样的,所以极具收藏价值。

“我前不久收了一个非常别致的绒布钱袋,是在一个相熟的朋友那里花2000元收来的。他开始时不愿意给我,但我告诉他,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将来建了博物馆就有更多人欣赏到他的钱袋,这是件很开心的事情。这样一说,对方就忍痛割爱了。”很多荷包都是刘财能如此这般软泡硬磨地求来的。

“腰围子是收藏中的另类,极其冷门,民间收藏的少,收藏家涉足的更少,绍兴可能只有我在做这个吧,虽然辛苦,但是值得。”刘财能说,每一个荷包都蕴藏着深厚的地域文化,他的愿望就是将这些漂亮的荷包展示出去,让更多人看到中国民俗文化的精髓。

他希望自己的愿望能早日实现,同时也欢迎有荷包收藏爱好者能与他一起交流,他说自己玩这个时间不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每一步他都走得很踏实。

传说中的古代红包

作者:记者 金丹丹 文/摄 编辑:陈文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