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市首次试行越城、柯桥、上虞三区打通招生;明年,三区打通招生将全面推开。对考生来说,这意味着选择面更广,有更多机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校,以越城区考生为例,从原来的仅有4所高中可选,扩充到今年的19所高中可选。但这也让许多考生感到无所适从,学校那么多,到底怎么选?
学生跨区报考意愿较强
从志愿填报来看,今年市区(包括越城、柯桥、上虞)共有考生15526人参加普高招生,其中有15019人填报打通招生志愿,打通招生志愿填报率达97%,说明考生打通招生报考意愿较强。
不过,由于今年是首次试行三区打通招生,各界还是有些不太适应。记者走访多所普高发现,从录取结果来看,考生真正跨区就读的比例没有预想中高,各区域之间流动的比例也出现了不均衡的现象。就此问题,记者也采访了市级教育部门相关人士。该人士表示也注意到了这一现象,究竟是家长对跨区就读持观望心态还是有其它原因,接下来将抓紧时间对录取结果进行分析,寻找对策。
他还表示,今年打通招生总计划数仅为1739人,为各校中考统招计划数的三分之一,随着明年三区全面打通招生,跨区就读的学生肯定会增多。
特色选校倒逼特色办学
首次三区打通招生已经结束,为梳理相关经验,以供下一届考生参考,记者采访了教育界人士。
绍兴市建功中学校长汤晓幸认为,“特色”很重要,在填报志愿前,家长应该对各所高中的特色有充分了解,然后寻找与自己孩子的特点相匹配的学校。在他看来,这项工作要提早进行,本周一晚上,他在给初三家长开会时,专门向家长们提出了这一建议。他同时认为,中考生选择余地大,也将“倒逼”高中实行特色办学。
据汤校长介绍,得知市区普高将打通招生的消息后,早在今年中考前一年他就在了解部分普高的办学特色。“据我了解,19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汤校长随口报了一长串,如绍兴一中的信息学、物理、化学、天文,稽山中学的文科,柯桥中学的清华美术班等。
在汤校长看来,在高考招生制度不断变革的今天,高校招生的路径越来越多元,除了拼总分,考生如能发展自己的特长,在高考竞争中以特色取胜不失为一条“捷径”。他举例说明,三年前,建功中学有两个学生,一个成绩很好,以推荐生身份进入绍兴一中,另一个成绩一般,但有音乐特长,后考入越州中学传媒班。去年高考时,两人同时考入中国传媒大学,且录取在同一学院。
有的特长生甚至不需要等到高考就会被相中,提前找到自己的“跑道”。如前不久,建功中学一位初三学子就被旨在培养外交官的世界联合学院录取,其录取的主要条件就是英语成绩好,尤其是口语、听力出色。
汤校长认为,在三区打通招生的背景下,普高尤其要打造自己的特色,提高自己的辨识度。在部分高中校长来初中学校征求办学意见时,他也表达了这样的观点。这样的特色办学意识甚至还应向初中、小学延伸。如建功中学当年为了创学校特色,把艺术类作为特色着力培育,“现在看来是‘歪打正着’,对学校吸引生源功不可没。”
有哪些基本选校原则?
有特长的孩子要研究学校特色,那么,对于特长不明显的孩子,有哪些基本的选校原则呢?
绍兴一中副校长俞建种认为,首先还是一个“匹配”问题。对考生来说,要分清楚自己是总分型、竞赛型,还是社会实践型“选手”,据此选择合适的学校。如果是竞赛型、社会实践型,就要考虑学科竞赛搞得好、社团活动丰富的学校,在高考中走“自主招生”“三位一体”的路。
阳明中学今年秋季首次招生,副校长(主持工作)周新建认为,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学生要充分了解每所学校的学科特色、管理特点,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选择。建议可以从自我管理能力、理解接受能力、心理素质三个方面来考量。
如果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弱,需要借助外力来约束,那就要选择管理严格的学校,而自我管理能力强的学生,则可以考虑氛围较为宽松、活跃的学校。再看理解、接受能力方面,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可以选择教学难度大的学校,如果孩子基础差、资质一般,跟不上教学进度,不但跟得痛苦,效果也适得其反。在繁重的学习压力面前,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愈来愈重要,心理素质好、自信心强的孩子,抗挫能力也强,到了“尖子”学校,可能会越挫越勇,激发斗志。而心理素质差的学生,勉强进入“尖子”学校,可能会丧失信心,严重的会出现抑郁、厌学现象,对这样的学生,建议不如退一步,即民间所谓“宁做鸡头,不做牛后”,在一所相对一般的学校里,反而可能会越来越散发出光芒。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从往年来看,确实有个别学生因不能跟上重点高中的节奏,导致压力过大,不得不转入普通高中就读的情况。
在周新建看来,一所学校的“软实力”,如师资、管理等才是最重要的,其它如硬件设施、交通距离都是比较次要的因素。三区相距并不远,且交通便捷,这个因素建议家长不必过于看重。
作者:首席记者 钟宏娇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