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晚报一则新闻被选入嵊州市小学六年级语文试题

2017-06-29 08:08

来源:绍兴网-绍兴晚报

“本则新闻来源于哪里”,“撰写新闻的是谁”,“请用一句话概括本则新闻的主要内容”……在昨天嵊州小学生学业成绩测试中,《绍兴晚报》曾刊发的一条新闻出现在六年级语文试卷中。

首次尝试

绍兴晚报基于“做有用、有趣、有温度的新闻”的办报理念,经常刊发一些有用的服务性新闻,6月2日就在4版刊发了一则新闻,报道嵊州针对夏季溺水事件频发的现象,在主要河道安置了包括救生杆和和救生绳在内的100多套救生设施,这些设施安装在嵊州城区河段游泳人口较密集,或溺水高发的河段两侧,以及市域内的曹娥江、长乐江、新昌江、黄泽江等大江小河及山塘水库。

“这则新闻当时关注度很高,许多人在晚报上都看到了。”嵊州教体局教研室副主任、语文教研员田晓军告诉记者。当时正值小学语文题命题期间,晚报这则报道一下子被就被他相中了,并开始语文试题的推敲。

田晓军老师说,阅读素养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的重点内容。一直以来,小学大多以记叙文为主要阅读文本,而新闻文本阅读在国外小学中常常被引用。近年来,包括新闻文本阅读在内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已经成为我国小学阅读教学改革的方向,各地也在积极探索这些文体的测试方式。本次嵊州市六年级语文期末学业成绩调测试卷,采用了新闻文本阅读的题目,这也是首次尝试,希望通过这样的命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重视新闻文本阅读,提高学生阅读素养。

说到为什么为选用这则新闻,田老师还有另一层考虑:考试以后放暑假了,暑假安全防范是最重要的。通过试题也能提醒学生们注意安全,不要擅自到江边玩耍。

多重作用

这个语文试题获得许多老师赞同和认可。试题中除了“本则新闻来自哪里”“新闻中的‘救生设施’包括哪些”等外,还设置了两幅画,让学生选择:“如果给本则新闻配图你会选择哪一幅”。老师们觉得题目非常新颖和有趣。

嵊州剡山小学六年级语文老师王鑫鸳告诉记者,以新闻报道为试题,既意外又亲切,这种创新的做法有助于引导小升初的学生们课外阅读的广度。她同时说,作为老师和家长,夏季安全一直是很关注的。这样的试题又很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也是一种安全防范教育。

张旗是嵊州逸夫小学的语文老师,也是一位热心公益事业的人,担任嵊州红十字会应急搜救队的秘书长有9个年头了。嵊州在江边河道安置救生设施就是他和他的伙伴们在当地政府部门支持和热心人士帮助下做起来的,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巧合的是,昨天六年级语文考试结束后,他就被抽调去改试卷,看到语文期末考试试题中出现有关他和救生设施的报道,很是惊喜。

张旗告诉记者,夏天天热,放暑假后小朋友到江河游泳的多了起来,特别是农村的小孩。希望孩子们在期末考试中能得到高分,在安全大考中同样考出好成绩。

作者:记者 俞其军 文/摄 编辑:黄靖芳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