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把“根”留住!

2017-06-07 15:37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保留下来的老台门。通讯员 徐德文 摄

碰撞、对话,3个多月后,诸暨市暨阳街道徐家村四座老台门迎来暂时的平静:不拆,留着。

虽然几个月前就搬出来了,但57岁的张仙英每天都要踏着三轮车,回老台门看看。她说,看到老台门在,心里就踏实。像这样的拆迁户还有不少。

2017年2月,徐家村启动城中村改造工程,全村471户全部要拆除。徐家村有4座老台门,距今已有两三百年历史,住了上百户村民。故土难离,为了留住老台门,徐家村人奔走呼号,联名申请,自发拯救……民意诉求促使官方关切。双方在交涉中互动,老台门一步步走出“去留”的选择困境。

有专家认为,徐家村“留”住的不仅是老台门,也为更多的古建筑保护“留”出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台门风波

从“小北京”(老台门昵称)252号搬离已经3个月,张仙英心里始终惦记“小北京”。6月5日一大早,她踏着三轮车又回到了徐家村。废墟中,立着4座老台门,其中有一座就是“小北京”。

因为整村拆迁,如今,徐家村人已各奔东西。“但大家牵挂老台门,常回来看看。”72岁的老党员徐传从废墟中找来几条木凳,每天烧好开水,等着大家来叙旧。

比起一开始的“激昂情绪”,这会儿,拆迁户们平静多了——因为老台门还在。过去几个月里,徐家村人经历了从未有过的心理激荡。

今年2月,徐家村启动城中村改造工程,全村471户全部要拆除。消息传开,徐家村人坐不住了。“那阵子,只要踏进村,村民就围上来问老台门如何处理的事。”徐家村拆迁负责人、暨阳街道包村干部楼光良说,许多老人含着泪表达心愿,请有关部门“留”住老台门。

徐家村位于诸暨城郊接合部,早些年,该村有部分拆迁,拆迁带来的实惠大伙看在眼里,也盼着拆迁。“但一想到这一拆,连根也要拆没了,心里就难受。”村民徐利君连夜跑到村干部家里反映意见,没想到那里已经围了一群和他一样担心的人。

“城中村改造提升老百姓居住环境,是好事,但不能因此毁了老台门。”徐家村老年协会会长徐国恒激动地说,“留”住老台门,是为了给子孙后代留点根。

据悉,徐家村4座老台门建于清代,距今已有两三百年历史,保存基本完好,座座有天井和大厅,尤其是一批石雕、砖雕、木雕制作精细,风格多样,极具江南特色。老台门里在村子拆迁前仍有上百户原住民。

“几十年了,几十户人家住一起,就像一家人,哪家红白喜事,都会赶过来帮忙……”张仙英说,老台门的好,三天三夜说不完。站在天井里,她用脚跺跺青石板说,别看它凹凸不平,很神奇,下再大的雨也不会积水湿鞋,老祖宗们设计的排水通道就是考究。从跨进“小北京”石门槛那一刻起,张仙英时而摸摸门廊,时而凝望花窗,眼圈忍不住发红……

对徐家村老百姓来说,老台门承载的是感情,是记忆,是乡愁。村民徐利君不是老台门里的住户,但老台门是儿时最快乐的地方,“小辰光(小时候)在台门里躲猫猫,一天都找不到。”

拆迁工作组没有想到,比起赔偿方案,许多村民对于老台门的情结,更难“做工作”。

拯救行动

根据拆迁方案,4月10日前,全村要腾空。村民徐元东在杭州工作,听说老台门要拆除,他放下活赶到村里“声援”。

“联名申请”,是村民最先想到的办法。“一方面,大伙支持城中村改造,另一方面,又想保护老台门。”坐在村老年协会活动室里,村民们激烈讨论到深夜:到底谁该负起保护老台门的责任?

3月初,诸暨市文广局、建设局相关负责人先后接待了徐家村村民,明确答复:古建筑要保护,但怎么保护,要根据文物等级来定,要结合城市规划统筹考虑。

正面交涉的结果并没让徐家村人满意。发急了的村民想上访。“可是,‘闹’一定能让老台门留下来吗?如果城中村改造工程因此受影响,损失的又是谁?”当村民们再次坐下来商讨这事时,许多人已经不再情绪化,更多地开始权衡掂量。

“虽然,这样的商量是村民的自发行为,但有老党员、村民代表参与,理性很多。”徐家村支部书记徐伟峰坦言,老台门也是他的“根”,但作为一名村干部,他更担心事态失控。“那阵子,压力大得睡不着觉。”

眼看着拆迁日期逼近,老台门去留仍没有着落。徐家村人坐不住了!“老台门说到底是徐家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子孙们要尽力做点事。”徐国恒的一番话点醒了村民,拯救老台门行动在全村掀起!拍照、考证、编写材料,3月下旬,在徐家村老年协会张罗下,一份凝聚着村民心血的“关于保护老台门的申请报告”送进了相关部门,也发上了朋友圈。

“本宗徐氏先祖:徐鸿,字范叔,仕晚唐兵部尚书,进封银青光禄大夫,遂桥寓肖邑永兴,生于唐僖宗咸通年间,配钱氏,生四子……”申请报告图文并茂,一幅幅照片见证了老台门的沧桑与底蕴,也为徐家村人留住了温馨瞬间。借助“朋友圈”,徐家村老台门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诸暨本地微信公众号、网站也加入“声援”阵营。

民意持续发酵,但谁也没有料到的是,意外发生了!3月中旬,老台门里一个雕刻精湛的牛腿构件不见了!村民们这才意识到,比拆迁更凶猛的是文物偷盗。如果任其发展,老台门即使不拆,也会被掏空!

妥善保护

进入3月下旬,徐利君发现,村子里忽然多了一些陌生面孔,“像幽灵一样出入村子。”这让他隐隐感到不对劲。

果然,一天傍晚,一个操着外地口音的中年男子,主动迎上来,一边向徐利君递烟,一边客气地问道,“这里有什么好东西吗?领我去看看。”徐利君心里“咯噔”一下,没接过烟,狠狠盯了那人几眼。

“虽然老台门拆或不拆,大伙心里没底,但在没有明确前,谁都不能私自拆卖老台门里的东西。”徐国恒说,徐家村人联名申请留住老台门,就是希望它原汁原味在那儿。

但文物贩子不一样,他们无孔不入,要是大家都搬离了,谁来看护老台门?徐家村人又一次坐不住了。一支由村民自发组成的守护队成立了!

腾空搬离,各家都有一大堆事,但为了老台门,村民们宁可把自家的事搁一边。一批年轻人也加入了队伍。“我奶奶94岁了,听说老台门遭偷盗,急得饭都吃不下。”为了让奶奶放心,“80后”徐铁永把家装店撂给了妻子,自告奋勇值夜班。

“村民齐心协力保护老台门,难能可贵!”诸暨市建设局总规划师徐珏燕收到申请报告后,一直关注着徐家村。她说,其实,对于老台门,早在拆迁红线图里标注。村民希望原址保护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到底怎么保护,政府需要统筹考虑。

“古建筑保护我们一直在做相应工作,公众参与很重要。”诸暨市文广局副局长毛桂舟坦言,徐家村的努力促使政府“更上心”。

“留”住老台门,归根结底要有个好归宿。收到村民们的申请报告,诸暨市文广局、旅游局、建设局等相关部门协同调研,并向诸暨市政府建议,妥善保护徐家村老台门。经过多轮密集商讨后,诸暨市政府初步敲定,根据老台门现状,通过原址迁建等方式最大限度保护老台门风貌。

“根据拆迁红线图,保留老台门。那天,挖掘机进村了,推倒了一幢又一幢房子,快到老台门时,挖掘机掉转了头……”张仙英说,看到这一幕,大伙才松了一口气。

徐家村其他房子被拆了,矗立在废墟中的四座老台门格外醒目。“放心,有我们守着呢。”徐利君兴奋地告诉记者,前阵子,他们又逮住了一个“飞檐走壁”的贼。让他们欣慰的是,最近旅游部门专门增派人手来支援守护。专家们已经开始测绘与考证工作。

昨天,记者从诸暨市政府证实,作为城市乡愁的一部分,旅游部门正在谋划将徐家村老台门有机融入即将开建的西施故里苎萝村(古村落)。

记者手记

有多少老台门等待保护

徐家村拆没了,但大伙的心牵挂着老台门。72岁的徐传老伯每天烧好开水,因为,不管刮风下雨,总会有一些村民回来看看老台门。乡愁是什么,或许就是一座承载记忆的老台门;老台门是什么,一种历史文化遗产,一座城市的底蕴和最鲜明的标签……

城市空间的改造往往是在多方利益的纠葛中前行的,一大难点在于统筹考虑居民权益、文化传承、物质空间的宜人舒适、基础设施的更新与改善。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有的政策、机制、法规还不能满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多样性和差异性需求。所以,面对整村拆迁,几百年的老台门脆弱不堪。

在城市化进程中,整村拆迁的不止徐家村,但徐家村为老台门所做的却并不多见。也正是这份努力,促使政府关切,进而能“留”住老台门。古建筑保护需要民众参与,但如果城市运营者能立足长远,以城市品牌增值作为考量出发点,从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角度谋划长远发展,这样的保护无疑更具刚性。

我们期待有更多的“徐家村人”,也呼唤出台更长远的保护机制。

作者:首席记者 何超群 编辑:黄靖芳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