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日,省交通运输厅会同省发改委组织召开了曹娥江上游“两闸一航道”工程现场踏看和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咨询会。会议通过了该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标志着曹娥江“两闸一航道”工程项目正式进入前期报审阶段,也预示着曹娥江嵊新航段有望通行500吨级船舶。
曹娥江是浙江省第三大河,是绍兴“H”型骨干航道中重要的一纵,被列入《浙江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二十条骨干航道。2008年曹娥江大闸建成后,曹娥江航道基本不再受潮汐影响,航道水深增加且稳定,通航保证率得到大幅提高。
2010年至2013年,经过分期改造提升,曹娥江上浦闸枢纽以下航段已基本达到四级航道标准,实现500吨级船舶畅通。但由于曹娥江上游上浦闸枢纽建成于1977年,已跟不上现代船舶运输的发展,清风枢纽也没有同步建设过船建筑物,曹娥江航道成为“跛脚的巨人”,上浦闸枢纽以上航道的水运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近几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海洋经济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等战略的实施和绍兴市政府“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战略的实施,谋划江海联运、海陆联运体系成为绍兴水运复兴的重要方向。因此,打通节点、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完善高等级航道网成为重中之重。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500吨级船舶可从曹娥江中上游进入杭甬运河、浙北航道网,通达宁波-舟山港、嘉兴港等沿海港口,同时对接义甬舟大通道,推动嵊新组群综合交通体系由走廊式向枢纽式节点转变,从而带动嵊新组群经济发展,辐射天台等地。”绍兴港航部门负责人说,嵊州、新昌两地矿产资源丰富,由于水路不畅,相关企业运输矿石常走陆路,运输成本极高。而该项目的实施,对相关企业而言,走水路的运输成本可降三分之一,将有利于新昌、嵊州两地的水运经济和沿河产业发展。
据悉,我市一直以来十分重视这个项目。2014年市政府组织沿线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召开专题协调会,并列入全市“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2015年正式启动项目前期研究。2017年列入“八大战役”交通大会战督查项目之一,明确要求今年开工建设。
据业内人士透露,该项目整体投资约需10亿,建设周期约3年。
作者:记者 胡诚浩 通讯员 熊小芳 韩凤雷 编辑:黄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