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处可见的唐诗
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让原本阳春白雪的古诗词闪亮大众视野。“新昌的公园里其实也藏着不少古诗词。”最近,有位新昌市民向记者爆料,称自己是《中国诗词大会》的忠实观众,看了这档节目后,他便格外关注古诗词,结果发现新昌的公园中有不少唐诗元素。
“新昌是唐诗之路的精华地段,城市园林绿化中引入古诗词正是为了体现新昌的这个文化符号。”新昌县园林绿化管理局副局长丁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而新昌文史专家唐樟荣将这些诗词加以整理,在微信朋友圈推出了“一周一首新昌诗”专题,意外受欢迎,目前已有出版社联系出版事宜。
公园里藏着近百首唐诗
“天姥三重岭,危途绕峻溪。水喧无昼夜,云暗失东西。”这是唐朝诗人李敬方所写《登天姥》的前四句,用近乎白描的手法写他登天姥山的景象。如今,和其他10多首描写新昌山水景色的诗词一起,这首《登天姥》出现在新昌江滨公园七星段(也叫七星公园)里的一块景观石上。
“选的都是和新昌山水有关的唐诗。”丁炯表示,七星公园小品和景石上都写有不同的诗词,加在一起共有10多首,除了大名鼎鼎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外,也有宋朝词人范仲淹写的《南岩》等诗词。
除了七星公园,新昌县南明街道湖莲潭公园里还有21盏唐诗灯,环湖而建。丁炯告诉记者,这些唐诗灯是在2013年建成的,灯的四个面上都有一首唐诗。
采访中,记者发现,公园里有这些唐诗元素之前,新昌在建造该县人民路的两个路廊时就曾引入了唐诗元素,如今,两个路廊的石板上都刻有和新昌有关的唐诗。
事实上,藏在两个公园的近百首唐诗只是新昌灿烂诗词文化的其中一小块。
早在20多年前,“浙东唐诗之路”的提出者新昌人竺岳兵研究发现,《全唐诗》里收录的2000余位诗人中,有450多位来过新昌,留下了1500多首唐诗。
“一周一首新昌诗”将编辑出版
那么,除了唐朝,其他朝代的诗人有没有到过新昌、写过和新昌有关的诗文呢?
2013年,新昌启动重修《新昌县志》项目,时任新昌史志办主任的唐樟荣全程参与了这项重修活动。在此过程中,唐樟荣发现,历代的《新昌县志》中除了记载新昌的历史之外,还收录了不少当时诗人留下的诗篇。
“万绿阴中一径斜,高低楼阁是仙家。汲泉煮茗坐来久,马上西风吹雨花。”唐樟荣说,这首《鼓山真圣观诗》是明朝的黄璧写新昌鼓山真圣观的,收录在《万历新昌县志》中。
去年,唐樟荣决定将这些与新昌有关的诗词佳作进行整理、加上注释,在微信圈进行推送,《鼓山真圣观诗》成为第一首被推送的诗词。
让唐樟荣意外的是,“一周一首新昌诗”在朋友圈极受欢迎,点赞、评论的朋友特别多。截至目前,唐樟荣已经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介绍了120多首与新昌有关的诗词。
之后,有朋友给唐樟荣提建议,让他把这些诗词编辑成册。之后,果然就有出版社前来联系出版事宜。
“126首诗词将首先交付出版。”唐樟荣在接受采访时表示,126首只是一个节点,接下去他还将继续在自己的朋友圈发布“一周一首新昌诗”。
作者:记者 俞颖颖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