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环境重塑:家在绿水青山间

2023-07-07 14:54

来源:



诗画村庄,和美城乡,入目皆风景。

从新昌县镜岭镇下高速,沿着葫马线一直盘旋而上,新修的柏油路宽阔平坦,广袤的茶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车行至东茗乡“网红村”后岱山村游客中心,“网红书记”王国洋正在招呼各地赶来的游客。

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起步,后岱山村由原来环境乱、民风差、组织弱的落后村,到远近闻名的“网红村”“示范村”,成为“千万工程”推进中绍兴无数乡村蝶变的缩影。

这是一项久久为功、持续发力的环境重塑工程。20年来,绍兴在“千万工程”指引下全面塑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人居环境,走出一条“重生态、整体美”的路径。“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线一风光、一县一品牌”,家在绿水青山间的人居愿望,可见可触可感。

规划引领——因村制宜显特色

盛夏,上虞区虞南山区,一个小会议室里,来自多所高校的乡村规划专家团队围着一本册子讨论得热火朝天——一个以“太平山村”为核心的陈溪乡“全域和美乡村”规划,即将出炉。

“和美乡村”如何建?在“千万工程”实施之初,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就强调要坚持“规划先行,以点带面,着力提高建设水平”。

按照这个要求,陈溪乡将全乡8个村都纳入一个“体系”,做好人居环境整治“打底”工程,引进专业的规划师团队,对原先碎片化的乡村进行系统化的建设,将“盆景”连片成“虞南大花园”。

对太平山村来说,最先要做的就是抓紧腾空间、谋布局。村党支部书记张文军每日走访村民,根据规划方案,实施整村空间整治计划。目前已经回收、返租了三成的闲置、危旧农房。

“现在好了,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建设,让我们站得高、看得远,谋篇布局更全面。”张文军说,“千万工程”与时俱进,让“危房不危、闲房不闲”。

优化空间布局,是释放乡村发展潜力的“动能钥匙”。陈溪乡党委书记郑哲军表示,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是这次陈溪乡全域规划里最重要的抓手。早在2021年,陈溪乡8个乡村就全部入选省级村庄规划试点村庄。

乡村建设,规划先行。

绍兴农村区域差异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当前,“千万工程”进入“千村未来、万村共富”的第三阶段,绍兴积极调整方向,在推动“大建设”向“微更新”转变的同时,以规划团队入驻、强村公司合作入驻等形式,推动乡村建设从“做环境”向“做内容”转变升级。

柯桥区漓渚镇棠棣村也是绍兴首批聘请规划设计团队的乡村。“我们从实际出发,以村‘饰’村,保留与利用村内资源,达到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当时的规划师沈淑瑜说,在棠棣村,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在变化中找到乡愁。

如今,绍兴全市已创建省级特色精品村184个,省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1523个、美丽乡村精品村653个,全市建成美丽庭院42.6万户,占比达43.6%。在《绍兴市村庄规划建设条例》的护航下,一幅“千村向未来、全域创和美”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整治提升——村庄蝶变成景区

环境是乡村振兴的“底色”。

7月以来,气温越来越高,但游客仍然不断。“你看,环境好了,游客都会自己找上门。”越城区陶堰街道泾口村的文旅新项目要落地,村党委书记、村委主任俞建刚忙得衣衫湿透,话语里却带着一丝自豪:“想当初,村里到处布满私搭的窝棚,村民四处圈地养猪养鸡,臭气熏天、苍蝇乱飞……”俞建刚坦言,过去脏乱差的环境和落后的基础设施,让泾口村一度成了空心村。

2003年,全省启动“千万工程”建设。泾口村从道路硬化、垃圾收集、卫生改厕,到污染整治、农房改造,大力推进环境整治行动。如今的泾口村,成为了“废水有了家、垃圾有人拉、村头有树荫、河里有鱼虾”的美丽乡村。

20年来,围绕“千万工程”决策部署,绍兴各地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脏乱差入手,全域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建立城乡一体的风貌管控体制机制,不断激发各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走深走实。

经过20年的努力,绍兴已实现行政村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农村规范化公共厕所、规划保留村“三线”整治全覆盖。目前全市1.2万个农村公厕全面建立长效保洁机制,达到“三有四无”标准,其中星级公厕720座,并在全省首创农村公厕建设标准;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覆盖率、资源化利用率、无害化处理率均实现100%,累计创建省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119个,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准确村973个;在全省率先开展村庄电线、通信线、电视线“三线”整治,“全域共美”蓝图正逐渐变成实景。

诸暨市山下湖镇新桔城村是小有名气的珍珠村。过去,由于珠农粗放养殖,水质受到污染,村民怨言大。如今,随着“千万工程”的推进,村里研发了数字化、智能化滴管投喂系统,将珍珠生产从污染水体转向净化水质,成功探索出破解珍珠蚌养殖困局的创新方法。环境变美了,3A景区村、乡村振兴先行村、省未来乡村等荣誉也接踵而至。

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引领起步,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深化提升,一张蓝图持续绘到底的“千万工程”,在绍兴有了各种美丽版本。上虞区岭南乡覆卮山上的东澄村,近年来不断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整治工程,建起了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和生态停车场,从一个嫁女不嫁东澄村的“光棍村”蜕变成为许多游客向往的“观光村”。这样的“景区村”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文化铸魂——涵养精神展形象

剡溪之畔,越剧之乡,刚到嵊州市甘霖镇东王村,一群头戴“小黄帽”的孩子们从大巴车上下来,飞奔到村里的戏台边集合,听老师讲越剧故事,模仿唱越剧,一招一式有板有眼……越剧艺术传承,从这里出发,走向未来。

文化是村落的灵魂,只有内外兼修,保存历史记忆和文脉,才能提升村域特色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重建老戏台、恢复古建筑、建起乡村博物馆、组起乡村剧团,戏台上周周有戏……展现乡村传统文化特色,涵养百姓精神文化生活,东王村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美丽乡村,精神家园,场地就是阵地。“千万工程”建设,不丢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让来往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柯桥区杨汛桥街道的老百姓忘不了,2005年5月17日,当时的镇文化中心刚开门,习近平同志来到这里,在这个全省首家农村文化综合体内和大家拉起家常:现在群众生活逐渐富裕起来,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一场由内而外、塑形铸魂的深刻变革,在古越大地徐徐开启。

暑假刚启,柯桥区杨汛桥街道的网红书房“一座难求”,周边的小孩都跑到这里来看书学习,不少学生还来借阅今年高考高分考生的学习笔记;在上虞区谢塘镇晋生村,不少大学生纷纷跑到谢晋故里·乡村电影博物馆打卡,在博物馆内感悟谢晋的电影人生……

新昌县澄潭街道梅渚古村,拥有“梅渚十番”“梅渚剪纸”“梅渚糟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该村持之以恒做好传统文化保护利用工作,与新昌县旅游集团合作,以“宋风美学”村落式文旅生活小镇为总规划,修旧如旧,在保留村庄原有面貌与文化的同时,以文化创意激活古村新业态。

如今,一块块时尚招牌在梅渚老街点亮,咖啡店、书吧聚满了年轻人。

“千万工程”,激活了乡村的精神密码、文化基因。到今年5月底,绍兴共有1569个农村文化礼堂,实现乡镇图书馆和农家书屋全覆盖;共有超200家乡村博物馆,其中省级乡村博物馆36家。

作者:记者 周梦琪 实习生 张坷舒 编辑:沈洁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