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闻,为鼓励一批新型农民勇当“主播”,柯桥区农业农村局组织平水镇平阳村10多位从事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妇女,参加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麻功佐关于农产品的直播带货培训。
互联网时代浪潮下,农民手中缺的不是好产品,而是好渠道,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最为棘手。鼓励并培训一批新型农民当“主播”,必然能够缓解这个燃眉之急。
农民当“主播”,亟待转变观念。培训农民当“主播”,最大的意义在于,既帮助农民卖货,实现脱贫增收,又帮助他们看到外面的世界,改变其思维习惯。要实现农民摇身变“主播”这个逆袭,首要任务是转变观念,增进农民对直播、微商、电商等概念的了解,让更多的农民用最直观的体验认识直播、走进直播,并通过直播、小视频等形式售卖自家土特产,收获“第一桶金”。
农民当“主播”,需要质量支撑。要想让“农民主播”立得住、行得远,农产品的质量是生命线。要大力宣传和推广农产品标准化,从思想上让农民意识到想赚钱要靠品牌,而创品牌要靠标准化生产,把实施标准化生产变成广大农户的自觉行动。要推进“数字农场”建设,把“探头”装到田间地头,让消费者“看得见、摸得着”,不断增强消费者的信任度,实现“放心消费”。
农民当“主播”,还需要各方支持。要加大电商培训力度,全面打响“农民主播”品牌,让更多本土优质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走出去,实现农民增收致富、乡村振兴。要完善电商基础设施,降低快递物流成本,将本地形态各异的土特产进行品牌化的包装,让农民在“直播”上的“吆喝”更有底气。要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发掘和培育更多的农民“网红”,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到直播卖货的行列。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农产品滞销,期待培训出更多赶超“网红大咖”的“农民主播”,让更多“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优质农产品插上互联网翅膀,走进千家万户。
作者:钟 伟 编辑: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