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恢复和振兴绍兴旅游业的思考与对策

2020-04-07 08:56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旅游业是靠天吃饭的弱质产业,容易受到各种突发事件的冲击和影响。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包括景区、旅行社、宾馆民宿、美食购物等要素在内的旅游业冲击很大,持续影响的时间也会长于其他行业。毕竟,相对于交通、餐饮、商业等领域而言,去景区景点游玩并非人们的第一需求和刚性消费,游客对疫情担忧的消除和旅游信心的恢复,会呈现一个缓慢爬坡的过程。同时,由于中小学延期开学造成教学课时减少,将会影响研学旅行和暑期安排,研学旅行和暑期旅游的主要拉动者学生市场、亲子市场和教师市场的业务将大大减少。而且,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出境旅游今年会比较惨淡,相关国际旅行社压力倍增。

不过,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近郊游、周边游、户外游、乡村游等有望最快复苏,而以山区和海边为目的地的康养健身主题旅游会成为今明年的热点和趋势。因此,我们要客观看待疫情对绍兴旅游业的冲击,不等不靠不焦虑,提振旅游行业信心,采取有力措施尽快恢复和振兴绍兴旅游业。

其一,抓落实,以政府优惠政策帮企业纾困解围。政府各相关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应各司其职,出台并落实旅游业帮扶政策,通过减税降费、缓缴水电气费用、减免租金等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抓紧发挥现有的政府帮扶资金作用,及时稳定旅游企业经营发展。

其二,保护核心竞争力,稳定专业经营管理队伍。专业人才和高价值员工是我市旅游业的重要资产和核心竞争力。应鼓励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文旅企业,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可实施灵活的工作方式,积极实施在线办公、在线培训、在线会议等,并利用疫后淡季组织开展业务创新和职业技能线上培训,研究商业模式、产品模式、服务模式的调整,练好“内功”,提升服务品质。

其三,沟通上下游,强化同业互助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各级文旅部门和行业社团组织应鼓励旅游企业保持行业自信。企业应主动与业务上下游利益相关者沟通,互谅互让互帮,对于受疫情影响可能延迟完成的交易订单,应及早与对方协调,重新签订相关协议或签订补充协议,并争取上下游企业和金融单位的支持,及时制订备选方案。同时,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团结、自治、协作”作用,加强同业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关联性和协作性,激发命运共同体意识,抱团取暖,携手面对挑战。

其四,转“危”为“机”,把握市场新变化,找准恢复振兴新发力点。抓住疫情影响下的新生活方式机遇,树立“旅游让生命更健康、让生活更美好”理念,引领和推广绿色旅游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释放旅游的健康价值,促使旅游和健康相互赋能,实现更有创新活力的旅游可持续发展。康养旅游、体育及户外运动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旅游、亲子旅游、线上旅游、科普旅游等领域和业态都将有大的发展,可有针对性地做好恢复振兴工作,满足健身效游、避暑旅游、夜间旅游、美食旅游、冰雪旅游、自驾自助旅游、感恩健康旅游等新型消费需求。

其五,全面推进旅游科技创新,实现数字化发展。科技革命推动旅游革命。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全社会包括旅游行业都经历了一次网络化、数字化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巨大实验。旅游业有必要将这些应急状态的举措,变成一种促进长期变革的动力,加快提升旅游企业特别是小微旅游企业的技术应用能力。全面推进文旅企业数字化改造和模式变革,全面提升旅游企业和旅游行业数字化能力,用新技术提高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效能,用智能手段降低旅游企业人力和运营成本。

其六,加快建设重点文旅工程,实现旅游市场供给侧保障。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支持文旅企业加大新项目谋划和招商引资力度。前不久全市文旅重大项目的集中开工,是一个很好的引领,应加强开工仪式后的落地工作。对拟开工建设的文旅项目,应加快完善审批手续,协调帮助早日开工;对在建的文旅项目,应督促加快施工进度,尽快形成新的供给能力。应建立重点文旅项目领导包联责任制,帮助重点项目企业落实土地、税收、资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共同形成应对疫情影响推动项目建设的整体合力。

其七,把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疫情对乡村旅游同样带来很大冲击,但也使以绿色健康旅游为特色的乡村旅游更受欢迎。应抓紧研究完善乡村旅游相关政策措施,特别是要完善乡村民宿、休闲农庄、农家乐等的乡村公共卫生和品质服务。要加快休闲旅游场所的环境整治,做好消毒和清洁卫生工作;加强农业休闲旅游硬件和软件建设,营造无病毒、整洁、卫生、舒适、优美的农业休闲旅游环境;增加乡村康养、疗养、体育等设施和活动,满足疫后游客消费需求,差异化打造中高端、小众化的乡村休闲度假目的地产品。

其八,加强文化品牌的转化与打造,以独特文旅产品增强差异化竞争力。疫情过后的相当长时间内,旅游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激烈,价格战、客源争夺战会打响。绍兴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文化是其独特优势,要有效转化这种差异化的文化品牌,实行内容创新,增强目的地城市吸引力。建议统筹研究以绍兴古城为核心的辐射型特色文旅产品的创新与发展,形成难以替代、不易复制的竞争新优势。

其九,加强整体市场营销和城市形象宣传。疫情过后,旅游宣传营销很关键。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投入重金,在权威媒体和各大主要网站、新媒体上加强宣传,实现“老绍兴·醉江南”品牌重塑。文旅企业也要精准营销,推出有针对性的优惠促销措施,增加衍生品的开发和线上销售,丰富在线博物馆、在线文创、在线沉浸体验等新业态产品,高度重视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在未来旅游营销上的作用。

其十,把旅游业的危机管理作为日常性工作加以确立,完善旅游应急管理体系。发挥各级政府、旅游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和旅游企业的作用,建立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完善快速反应处置机制。坚持应急处置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预案管理、预案演练等应急准备工作,提高文旅应急系统的整体救援能力,确保有序运转。要把旅游公共安全规划纳入全域旅游规划体系,对旅游行业处置涉旅游突发安全事故和公共卫生事件起到指导和推动作用。从当前形势看,需要抓紧做好疫情结束后节假日、暑期旅游的防疫预案和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作者单位 绍兴市越文化研究会)

作者:鲁锡堂 编辑:王颖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