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联合印发《2020年网络扶贫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通知要求把网络短板补得更扎实一些,把信息基础打得更牢靠一些,推动网络扶贫行动再上新台阶,不断激发贫困地区内生动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消除贫困是人类社会最大的文明,也是千百年来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美好梦想;互联网是进入21世纪最先进的科技成果,是当今世界造福人类的最有力武器,互联网技术创新已经带给网民触手可及的共享红利。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共享性等特点,为全面拔出致贫之“根”,提供了强大的“网动力”。
网络扶贫,让贫困户一道共享发展红利。贫困既是一个时间概念,千百年来一直困扰着人类社会;也是一个空间概念,贫困地区往往连片,大都分布在偏远落后、信息闭塞之地。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从空间上看,贫困人口及地区,无法共享发展红利是根本诱因。网络跨越空间地域,让每一片土地上的人,都可以同时分享到最新的资源,为共享发展红利奠定了基础。特别是浙江“阿里巴巴”大力推广农村电商,以“服务农民、创新农业、让农村更美好”为使命,为广大山区贫困户共享网络美好,提供了无限脱贫机遇,使信息红利精准落入了贫困群众家门口。
网络扶贫,让消费者与贫困户“面对面”。离信息越近,离贫困就越远。受地域、行业等限制,很多爱心企业人士无法直接参与扶贫事业,对此,网络扶贫积极探索电商扶贫模式,让广大消费者的爱心转化实践行动。相比较传统的捐款、捐物,缺乏内生动力,而网络扶贫中的电商扶贫,让广大消费者与贫困群众“键对键”,既满足了相当一部分想要参与扶贫事业而没有时间的有情怀的消费者,力破解扶贫产品“产、供、销”中的一系列难题,并解决了贫困户“会种不会销”,企业“有产品无市场”矛盾。也让广大贫困户的菜篮子、果园子直接对接上了钱袋子,为贫困群众脱贫开辟了新途径,让扶贫搭上数字快车,跑出农村经济发展“加速度”。
网络扶贫,让贫困户迈上幸福生活。消除贫困,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收入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涉及教育、医疗、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社会问题。贫困不仅仅导致了物质上的贫穷,往往也会导致精神上的贫困,而网络扶贫,不仅扶贫,更扶志、扶智,一大批贫困学子,通过网络增长了知识,学会到了本领,提升了技能;一大批贫困群众,足不出户享受到了互联网医疗带来的便利,网络消弭了差距,拔除致贫之“根”,激发了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让更多困难群众用上互联网,让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乡村,让山沟里的孩子也能接受优质教育。”让网络触角深入贫困山区、助力脱贫攻坚,必定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强劲动能。
作者:江成中 编辑: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