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10周年。截至今年9月,绍兴已累计建成文化礼堂1535家,实现500人以上行政村文化社堂全覆盖。(《绍兴晚报》 9月16日)
农村文化礼堂是浙江省的一大亮点,是当地村民的精神家园。不少文化礼堂,里面有家谱、图文并茂的乡贤介绍等被写着、画着、贴着,有被新事物替代、不再实际使用的家居用品等陈列着。这当然是文化礼堂的应有之义,对增强村民凝聚力、自豪感,积淀当地文化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不少文化礼堂,有的崭新却空徒四壁,只是在村里有红白喜事的时候热闹一番;有的虽然也有老年人下棋、打牌、上级文化部门送文化下乡、本村少数文艺爱好者演出等活动,但更多的时候是闲置着。另一方面,文化礼堂外,不少村民打着麻将、捧着手机刷屏,喊着无聊,精神生活匮乏。
文化礼堂固然需要静态的物品,但是其生命和意义在于成为常态化开展既有传统气息又有现代氛围的活动基地,否则是一种浪费。
提到活动,笔者马上想到了今年8月的贵州省台盘村。该村的篮球赛火爆,有人将之与中国男篮职业联赛(CBA)进行比较,称之为“村BA”。赛参者为当地村民,奖品为就地取材的瓜果牛羊;比赛中场休息设游戏环节,妇女儿童投篮中的,即可获得饮料、西瓜或者猪脚等当地特产。气氛活跃,观众深度参与,村民的精神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网络直播累积观看人数则超过1亿。台盘村的活动启示我们,群众有包括篮球在内的多种文化需求需要有人牵头,有潜能需要激发。我们的政府部门有专人、专款,人员也可以培养,资金也可以赞助,然后,通过示范引导激励等方式,依托文化礼堂的场地或者名义,组织村内、村际比赛乃至更大范围的活动,如篮球、乒乓球、棋类、拔河、知识竞赛甚至农活类等比赛,也可以激活尘封的传统活动或者开发有时代气息的新项目,并且定期开展活动,以此激发群众参与文化的潜意识和能力;奖品也可以是当地特产或者日常生活用品。
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而文化礼堂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依托。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很多村民越来越渴望精神层面上的满足。所以,以文化礼堂为阵地,组织引导开展常态化文体活动,是人们的内心的期盼,是基层政府的责任;同时,只有常态化开展文体活动,文化礼堂才会有生气,也才有助于让更有意义的活动挤走那些无聊的活动。
作者:周国梁 编辑:黄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