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已经接近尾声了,相信电视机前的小朋友们也都已经准备收收心,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学期了。不知道这个暑假,你的关键词是什么?今天,我们就去探访一个绍兴11岁男孩,他的暑假关键词就两个字——火箭,不仅制造出了自己的火箭,还轻轻松松拿了一个国奖一等奖。
不足十平米的小小工作间,是这个假期严弘森最常待的地方,除开吃饭、睡觉,他几乎都泡在工作台前,不是在进行编程、设计电板,就是在焊接,组装,或是翻阅各类专业书籍。他所做的这一切,都为了一个目标:让他自制的第二枚火箭——“森行号一代箭”。
绍兴市元培小学学生 “火箭男孩”严弘森:为什么起这个名字?森就是我的名字,行就是让它飞行的意思,想让它把我的梦想带上天空。去年开始做的,做了一年左右,自己觉得不枯燥的 自己喜欢去弄就不会觉得枯燥,这个暑假挺充实的。
从四岁目睹火箭发射,成为小小航天迷,到因为给天文馆纠错走红网络,再到两年前自制燃料“测试箭”并成功发射,弘森的航天爱好之路越走越宽。如今的“森行号一代箭”是他严格意义上的“第一代火箭”,早在“测试箭”发射成功后,他就开始着手设计这一枚火箭,不仅增强了隔热能力,同时还设计了程序,来保证火箭在空中的稳定性并反馈发射数据。虽然设想很好,但制作过程并不容易,尤其在最后的攻坚阶段,弘森也遇到过不少问题,但他有一套处变不惊的应对方法。
绍兴市元培小学学生 “火箭男孩”严弘森:就比如这个地方没突破就去弄另一件事,另一个部分,如果另一个部分还是没有(突破) 就换一个部分。每天干的可能都不是一个东西,等最后或者空的时候再去把这些翻出来重新弄,等个几天可能自然想明白了。如果还没有想明白,就去查一下,或者叫我爸爸去请教网上的一些人。
严弘森爸爸 严炬耀:我现在会摇人。怎么摇法?基本上把他的问题发到网上,就有好多专业的老师私下联系我,他这个问题应该怎么怎么解决。
功夫不负有心人。8月初,弘森的“一代箭”终于做好了。由于天气原因,弘森将正式发射时间推迟到了9月中下旬,但他也没有闲着,没几天就开始设计起了他的“二代箭”。
绍兴市元培小学学生 “火箭男孩”严弘森:开始画那个电路板,测一下下一代火箭电路板上的一些电路的可行性,调试一下,先搭个自己的模拟电路。(想要)一枚比一枚增加新功能,比上一枚优化了很多地方。
主打“陪伴”的弘森爸爸说,虽然作为父母,他们已经完全跟不上孩子在航天领域探索钻研的脚步,但他们愿意陪着孩子一起去发现更多未知,开拓更多眼界。像这个暑假,弘森去到广州、北京等地,跟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少年和科技爱好者一起交流,还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暑期科普活动“抖音水火箭科学日”表演赛,成功发射了“自制火箭”,吸引了239万网友线上观看直播。
就在上上周,他还代表浙江省参加了“2024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总决赛”,荣获全国一等奖。
事实证明,弘森不止是一个网络上媒体塑造的那个“火箭男孩”,镜头前,他更多时候是腼腆又内敛的,但他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他的热爱和坚持,在属于他自己的航天梦想的土壤上,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了胜利的果实。而未来,他还有更多关于航天的梦想,破土而出,生根发芽。
作者:记者 朱丽 陈浩 通讯员 劳春燕 编辑: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