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八八战略”实施二十周年、绍兴撤地建市40周年,绍兴这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城市,立于历史与未来的交汇处,以改革破局之势,向着新时代的浪潮奔涌而去。
深水行舟不松篙,惟其艰难更显勇毅。
这一年,我们聚焦“五创图强、四进争先”目标任务,持续深化改革攻坚,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牵引,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不断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有效破解资源不足、空间受限的发展瓶颈,积极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推动全市改革工作呈现全面发力、重点突破、争先奋进的良好态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活力加速迸发,推动高质量发展道路越走越稳、越走越宽。
改革重塑,厚植发展沃土
深耕古城30余年的绍兴市印刷厂,曾因土地使用权无法续期问题,陷入生存困境。2023年10月,市区经营性用地出让联席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为绍兴市印刷厂办理国有出让土地使用权续期的决议。这意味着,绍兴市印刷厂原本遭遇的经营问题得到了实质性解决。经营业主许斌夫妇知道,是政府灵活运用土地使用政策,才帮印刷厂找到了出路。
为体制机制“松绑”、为科技创新“除障”、为人才流动“破冰”、为企业发展“护航”……改革之力常常能盘活一个个“死局”,为发展开辟新的场域。2023年,我市强化市域顶层设计,锚定打造“高质效改革先行市”“营商环境最优市”目标,谋划出台了一系列意见方案,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持续向广度和深度进军。
从方向上看,改革“靶心”更准了。对准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主题主线,我市创新构建“1512X”工作体系:围绕“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一个总目标;聚焦高效清廉、公正透明、公平竞争、创新活力、开放包容等主要特点,全面重塑政务、法治、市场、生态、人文“五大环境”重要赛道;谋划推出“12+X”专项行动。同时,从市级层面到县级层面,全面推进政府部门权责清单管理,系统组建各类集成平台,探索形成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从范围上看,改革“面域”更宽了。围绕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我市着力推出“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等十项“牵一发动全身”重大改革攻坚行动;立足城市改革需求和特点,多方协作、一体推进招商机构改革、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等一批单项重点改革任务。此外,着力推动数字化改革实现新突破,以数字赋能全面提升迈向现代化的手段、方法和能力;聚焦共同富裕重大改革迭代深化,在全省率先走出一条打通共同富裕体制性障碍、解决共同富裕普遍性难题的新路子。
从地域属性上看,“越”字号品牌效应更加凸显。聚焦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这一重大改革任务,我市在全省率先谋划制定增值化改革方案,推动增值化改革“一地一品”特色亮点项目建设,实现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全域成景”,全力打响“越快办、越快兑、越省心、越满意”营商环境品牌。去年,全市改革攻坚和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在省半年度和三季度综合评价中连续获评“五星”。
改革风吹满地春。2023年前三季度,我市GDP增长7.8%,位居全省第2;规上工业、外贸出口、社零总额等主要指标增速均排在全省前2位,发展态势领跑省内经济大市。
增值增效,锻造“赢商”之城
2023年初,市委明确把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作为改革攻坚的主赛道。基于此,我市将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作为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的牵引性抓手,不断筑牢改革“增值盘”,努力在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的新征程上,走出一条具有绍兴特色的“赢商”之道。
如今,随着新产线正式投产,镁瑞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厂区内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作为全球汽车市场镁合金压铸零部件主要供应商,2023年,镁瑞丁启用全新设备,计划进一步开拓中高端市场。但就在几个月前,企业还在为这批新设备的通关运输问题发愁。
2023年9月初,公司采购部有关负责人向绍兴海关寻求帮助,对方当即组织归类专家和查验骨干与企业对接,帮助指导做好相应的资料准备工作,结合设备特点,梳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设备的顺利通关,加速了新项目顺利上马,也进一步加快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想企业所想,让服务“增值”,是2023年全省政务服务改革的母题。绍兴依托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和向基层延伸国家试点工作的重要契机,在省内率先完成了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方案谋划制定,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发力、一体贯通,全面建立起全域增值服务网络架构以及全域增值服务网络体系。
2023年8月,作为我市落实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重要平台的“1+6”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挂牌运行,全市866项涉企服务事项、260名工作人员已入驻服务中心,并配套上线“越省心”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归集国家、省、市三级数字化办事和信息功能入口397个,上线集成电路、生命科学、医疗器械等特色产业专区,实现市、县、网全覆盖,让企业“只进一扇门,办好所有事”——
滨海新区内,一家食品生产企业通过远程帮办系统,与越城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远程连线,完成对食品生产许可证材料的初审;在诸暨,计划自主创业的张先生在周六照常工作的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当天就完成了营业执照的办理……
在这片高质量发展的热土上,“增值”改革招式频出,让更多企业和群众走上了绿色通道。得益于此,绍兴的重大项目“满弓待发”:总投资100亿元的比亚迪功率半导体项目实现签约后89天“拿地即开工”;全球最大的年产4万吨钠离电子正极材料项目签约5个月投产;浩克智能装备总投资20亿元年产5000套智能电气控制系统项目,仅用20天便实现了“四证齐发、拿地即开工”……政策资源等要素保障是增值化改革的另一项重点。2023年10月,《绍兴市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做优做强若干措施》(简称民营经济“33条”)正式发布,以更大力度、更广领域、更多惠及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确保民营企业发展的长久生命力。不仅如此,围绕企业发展,绍兴多次召开由市委主要领导牵头主持的企业家座谈会,并在全市域启动了“爱企行动”系列活动,以“企业需求+困难诉求”为核心,以“领导领办+部门主办”为途径,通过“面对面、点对点、零距离”方式,开展政企亲清“会客厅”、集群培育“群英会”、驻企服务“直通车”等7大“爱企行动”,努力营造亲清政商关系。
日前,全国工商联发布2023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主要调查结论,依据评价结果,绍兴营商环境得分位列全国地级市前十位次。
释放红利,激发市场活力
春江水暖鸭先知,改革的风潮最易被市场感知。
上市公司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检验一个地区营商环境和市场活力的重要标准。2023年12月21日,绍兴兴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主板成功上市。自此,“绍兴板块”迎来第100家上市企业,境内A股上市公司数量达80家,位居全国同类城市第3名。
在改革攻坚的大背景下,我市创新推出了一系列如“企业上市‘一件事’集成办理”等增值化服务,进一步强化了资本市场建设,有力推动企业上市蝶变,引领走出以企业上市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成熟路径。
这是改革之于发展最直观的红利之一。
同样的,在改革牵引下,如今,全市共有市场主体77.7万家,民营市场主体占比达到96.8%,税收贡献达79.2%;2023年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民营企业增加值1405.6亿元,增长11.0%,高于规上工业0.5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8.7%,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3.2%。
不仅如此,2023年,我市整体发展呈现出稳中向好的良好趋势:从先行指标看,全市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4个月回升,工业用电量累计增速连续6个月提升,信贷投放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从市场主体看,1—9月,全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8.78万户,平均每天就有320户新主体注册登记;新增“四上”企业457家,居全省第4位。
改革,如秉轴持钧,以一持万。面对当前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这些数据再一次证明了绍兴民营经济的韧性,彰显出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和巨大潜力。
潮起万象新。可以看到,当前的绍兴正迎来厚积薄发、活力迸发的快速上升期,企业发展机遇越来越多,高质量发展环境越来越好。特别是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浙江、考察绍兴,体现了总书记对浙江、对绍兴的高度重视和深情大爱。绍兴也将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重点领域改革为牵引,持续抓好改革攻坚和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发挥好增值化改革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各领域体制机制创新,为我市勇闯中国式现代化市域实践新路子提供不竭动力和强大支撑。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裘 玮 首席记者 张科勇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