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凌晨1点,在上虞区百官街道南丰社区农贸市场,随着最后一份菜品放入打包袋,上虞交通设备租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任立终于松了一口气。此时,他和同伴们已连续在这儿坚守了5天4夜。
红色的血丝布满了眼睛,由于长时间连续作业,任立的右手有些微微颤抖。
从12月8日起,由上虞供销总社和上虞交通集团组成的分拣队伍承担起上虞百官街道部分管控小区的物资分拣工作,平均每天需要分拣8万多份菜品。其中,任立所在的南丰社区农贸市场分拣点,每日需完成3万多份物资的分拣。这是一项枯燥且繁重的工作——拉菜、分拣、打包,志愿者们需要一遍遍重复着同一动作,一干就是20个小时。
记者在现场看到,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每10人组成一个工作小组,其中,3人负责拉货,1人负责扯打包袋,6人专门负责分拣,还有1人负责封袋,形成一条高效的流水线。“所有的菜,卸货在菜市场外面,需要把它拉进菜市场进行分拣。”寒风中,负责拉货的小伙饶井红只穿了一件薄薄的外套,但却一头的汗。“一筐鸡鸭,就有六七十斤重,一个人一天要搬上百趟。”他说,一天下来,人累得腰都直不起来。
任立是分拣组的一员,这几天,他一直坐在低矮的板凳上,弯着腰,一遍遍重复着同一动作。分拣环节看似简单,却十分考验团队协作能力,青菜、萝卜、豆腐、杀白鸭、鱼、大蒜6样都需有序放入打包袋中。“要默契,手速得快。”任立说,经过5天磨合,现在每个小组平均每分钟就能打包2份物资。小组中的张小五负责冷冻带鱼的打包,双手由于长时间浸泡在冰水中,已经冻得发红,但他始终没有放慢动作,“我们多坚持一分钟,就能多打包一份,隔离中的老百姓也就能更快领到手。”
来自上虞供销总社下属舜汇公司的龚振晓负责最后一个环节——发货。清点现场打包完成的物资、与卡车司机沟通运输地点、安排发货跟车人员,都是他的工作内容。
从凌晨4点开始拉菜、分拣、打包,一直到第二天凌晨1点,中间几乎没有时间停下来。直到忙完了手上的工作,大伙儿才稍稍休息一会。于是,此时的菜市场里出现了一幅令人心疼的景象——窄窄的菜台子上、低矮的椅子上、边角的箩筐上、小推车上,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七倒八歪,沉沉睡去。他们旁边,是满满当当已经打包好的菜品。每次看到这样的场景,龚振晓都会忍不住感慨一声:“他们趴着睡的样子,真让人心疼。”
但他们只能睡一会儿,3小时后,他们又将开始新一轮的分拣工作。
昨天凌晨1时许,结束手头的工作,打包的两位志愿者累得趴在桌上睡着了。
作者:记者 周梦琪 文 通讯员 陈钰杰 摄 编辑:杨寒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