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红烧肉是我的拿手菜,村里人都爱吃,为了把肉做得松软一些,让老年人吃起来不费力,我上午9点就开始炖肉了。”昨天上午10点,在诸暨市暨阳街道侣东村“爱心食堂”,74岁的主厨赵如华正忙着烧一大锅红烧肉。再过一个小时,侣东村老年人送餐志愿队的成员们就要出发给村里的32位老人送午饭了。
侣东村党总支书记蒋鑫光告诉记者,村内有多名高龄老人因身体状况或儿女工作繁忙等原因无法按时就餐,今年5月起,他们联合村老年协会开办“爱心食堂”,为村里80周岁以上或行动不便的老人定制上门送餐服务。厨师由村老年协会会长、家宴厨师赵如华担任。
据了解,侣东村“爱心食堂”的运营费用由该村关爱基金保障。在诸暨市,关爱基金已实现476个行政村全覆盖,基金总规模达1.35亿元。通过党员干部带头捐、乡贤企业爱心捐、村民群众互助捐、移风易俗农户公益捐等方式,关爱基金的“蓄水池”正变得越来越大。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诸暨市浣东街道盛兆坞三村,该村的关爱基金已累计收到捐款66.3万余元,党员捐款率达100%,普通农户捐款率达85.4%,其中有45对新人捐款4.6万元。新人捐款,得益于该村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将简办酒席宣传、落实到位。“简办酒席既是响应号召,又可以省下一大笔钱,新人往往会拿出一部分捐给关爱基金。”盛兆坞三村妇女主任陈焕利说。该村还成立了由8人组成的关爱网格,建立网格员周例会制,以汇总群众急事难事、好人好事,确定关爱对象和方案,目前已使用关爱基金23.3万余元,惠及群众219人次。
诸暨市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国首批50个试点县(市、区),10个全国“先行试验区”之一,正全力做好“关爱基金、移风易俗、实践网格、全城志愿”四篇文章。“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深化越帮越自爱、越来越和谐等‘九大越系列行动’,创设‘爱心驿站’‘爱心食堂’等实践品牌,推出‘关爱e+’‘社区服务工单’等应用场景,真正让文明成为诸暨最鲜明的城市标识。”诸暨市文明办负责人王明丽说。
作者:见习记者 张梦洁 文/摄 编辑:黄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