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卫松(右)父子俩切磋技艺。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网讯 7月5日,全省首位正高级职称的技术工人产生,他就是绍兴柯桥水务集团排水有限公司焊工丁卫松。当天,浙江省经信厅发布正高级工程师职务任职资格名单,全省169名新晋正高职称人员中,丁卫松是唯一一位技术工人。
今年48岁的丁卫松,是一名“老焊工”,从事焊接工作22年,是浙江首席技师、全国技术操作能手、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这次,他凭借对带水、汽容器的切割和焊接在全国首屈一指的技术,以及攻克22项技术难题、带徒传艺培养70多名高级技师等成绩,破格参加正高级工程师评审,并最终获得通过。沉浸在喜悦中的丁卫松激动地说:“一线工人能评正高级职称,以前想都不敢想。”
正高级工程师,也称“教授级高工”,待遇和地位等同于教授、研究员,是中国工程类专业技术职称中的最高级别。但不同于教师、医生等职业,职称对于一线工人来说,由于年龄、学历、理论知识等限制,一直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市人力社保局有关人士表示,很多技工在获得高级技师资格后,就触到了职业发展的“天花板”。
为破解技工职业发展瓶颈,2018年,浙江省专门出台《关于高水平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的意见》,推进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的融通。《意见》鼓励符合条件的技能人才,申报参加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的评审或考试,搭建起技能人才成长的“立交桥”。
2019年8月,省经信厅、省人力社保厅联合制定下发浙江省机电制造工程正高级工程师职务任职资格评价条件,不唯学历、不唯论文、不唯奖项,具有高超技艺技能和取得突出业绩的人才,也可以通过标志性业绩申报,丁卫松正是通过这项政策首位获评正高职称。
“虽然现在只有我一个人评上,但是让千千万万技能人才看到了向上发展的希望。”丁卫松坦言,获悉喜讯,同行,包括徒弟们都非常振奋,工作的劲头更足了!
作者:记者 诸丹萍 厉燕军 冯古川 编辑:黄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