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平移前的基成台门,占地面积511.26平方米,建筑面积685.23平方米。
嵊州市澄潭江(苍岩段)防洪能力提升应急工程边未移动前的老台门远景。
2020年7月21日上午,“钢架托盘”抬着老台门,开始沿着铺设好的轨道滑向新建的地基。
老台门以每分钟2-3厘米的速度平移。
平移首日,周边的老百姓来看稀奇。
2020年7月24日,老台门移到最西端,开始往北移动。
历时8天后移到位的老台门。
2020年12月16日拍摄的老台门整体平移完成后的情景,后面还将对其进行修缮。
本网讯 托举,平移,先向西面15米,再向北面近40米!7月21日9时15分,位于绍兴市嵊州甘霖镇苍岩老街的基成台门被一个“钢架托盘”抬着,以每分钟2-3厘米的速度,开始沿着铺设好的轨道滑向新建的地基——距离它一个世纪前扎根的位置约为55米。这是千年古城绍兴首次实现老台门平移保护。
为让苍岩百姓有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嵊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澄潭江(苍岩段)防洪能力提升应急工程。为了建设防洪大坝,需要拆除苍岩村沿江建筑,基成台门就位于拆迁范围之内。
经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等水利专家多次现场察看确认,大坝建设无法避开该文保点。考虑到基成台门整体保存完整,平面布局、立面形式、木梁架保存较好,装饰采用的木雕、石雕、灰塑、壁画精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如采取落架搬迁的保护方式,会对灰塑及壁画等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经多方商讨,最终对基成台门采用整体平移的异地保护方式。
施工单位于2020年5月上旬正式进场施工,6月中下旬基本完成托换结构,7月完成平移。整个过程全程监测,尤其建筑的沉降、倾角、平移位移、关键部位裂缝等。
“嵊州这处百年老台门的整体平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这座城市在留住自己的根,保护自己的魂。”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郑建华说,这是浙江省内第二次大型平移古门,但这次嵊州基成台门还只是一个文保点,所以更能彰显出绍兴市委市政府对文物保护的用心和决心。“此外,这次平移所用到的先进技术,在浙江省乃至全国的文物保护上都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作者:记者 张亮宗 何雯 摄 编辑:黄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