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晨在陈招娣档案展厅与妈妈照片合影
去年夏天,中国女排里约奥运会夺冠,前女排国手“绍兴女儿”陈招娣的事迹,经本报报道(详见2016年8月23日—9月1日《绍兴日报》相关版面)后也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除各大门户网站和客户端纷纷转载之外,《人民日报》也连续刊发了“女排精神”的相关评论。时隔半年多之后,本报曾深度挖掘的绍兴档案馆珍藏的陈招娣档案,再度引起了中央级媒体的高度重视。
昨天,在陈招娣女儿郭晨的带领下,中央电视台记者来到陈招娣档案展厅拍摄纪录片《中国相册》,希望从陈招娣训练笔记和生活日记中,找到中国女排巅峰时期的历史见证,并探寻中国女排精神的来源。作为女儿的郭晨,见到妈妈的遗物也倍感亲切,回想起母亲的点点滴滴,昔日种种场景仿佛就在眼前。
陈招娣档案入选
央视《中国相册》
昨天下午2点,中央电视台记者李林等一行三人,在陈招娣女儿郭晨和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位于绍兴市档案馆三楼的陈招娣档案展厅。看到一幅幅照片、一摞摞笔记、一块块奖牌,李林也感到相当震撼。他表示,从没有这么集中地看到过以女排为主题的历史展品。它们既见证了中国女排崛起的历史,也记录了女排精神的来源和产生的深刻背景,值得深入挖掘。
李林说,他从媒体上看到了陈招娣大量训练日记和档案留存于世的消息,这可能是中国女排史上迄今为止最为完整的个人档案。它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记录了时代的脉搏。刚好,今年初,中央电视台一套也推出了一档节目《中国相册》,它以老照片、老档案为载体,致力于从大主题的小角度和大情怀的小情感,通过寻找、回望等手段还原历史,唤起共同记忆,见证时代变迁。“近2万件陈招娣档案,是体现女排精神的很好载体。”李林说。
李林还告诉记者,他们一行三人昨天上午先到杭州祭奠了陈招娣,下午直接来到绍兴档案馆。他们将通过两天时间深入研究陈招娣档案,吃透其中的精神价值,并在纪录片中进行最大程度的展现。节目录制完毕后,预计将在清明节期间播放,时段在新闻联播之前,时长大约为5分钟。
陈招娣档案展厅一角
见到妈妈遗物
亲切感扑面而来
在昨天来参观陈招娣档案的人群中,郭晨无疑是最特殊的一位。
“原来妈妈的那对拐在这里。”一走进展厅,郭晨看到陈招娣在受伤时用过的那对拐杖很是兴奋。她说,前段时间,她在训练时受伤,很想用妈妈那对拐,却一直找不到,她忘记当时这对拐杖已经打包从北京送到了绍兴。
其实,这并不是郭晨第一次来到妈妈的展厅。2014年,绍兴市档案馆为陈招娣专门成立的展馆建设完毕之后,郭晨和父亲一起来看过。当时妈妈刚好去世一周年,她感到万分不舍,“时至今日,看到妈妈的这些遗物,当年她的那些日常生活、训练场景仿佛又历历在目,近在眼前。”
档案馆的一点一滴甚至都能触动郭晨的情感和回忆。
在档案馆的一角,循环播放着中央电视台在陈招娣逝世后做的一期节目,节目中展出了郭晨在陈招娣病重期间和病逝当天,写给她的大量的日记。
“我无法休息,无法闭眼,我不知道和谁说,让我在这里发泄吧,妈妈我好想,好想你,我是哪里做错了吗?你不要我了,你说过的,你不会丢下我一个人的,妈妈我想你(4月1日21时08分)”“和你分开才几个小时,脑子里空空的,想的都是你,不敢闭眼,里面全是你,天真地问一句,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啊,我等你(4月1日,19时11分)”……
看到节目中自己曾经写给妈妈的话,活泼开朗的郭晨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那一幕仿佛就在昨天,她伤心得不住地用纸巾擦拭自己的泪水。
妈妈照片前
她仍是个俏皮孩子
不过,郭晨说,妈妈不希望总是看到她哭泣,在更多的时候,她是个乐观的人。
郭晨现在“八一队”打排球,表面上看是继承了妈妈的事业。不过,她说,其实这不是妈妈的主意。“妈妈知道打排球比较辛苦,并不主张我像她一样,但我小时候比较调皮,总要跟她对着干,她不让我打我偏要打。后来,她看我是真喜欢,也就不再阻止,反而转向支持我了。”
在档案馆的墙上,郭晨还一眼看到了她在2002年写给妈妈的一封信,当时她才13岁,刚刚进入福建漳州排球训练中心打球。信中说,“妈妈,您给我的第二封信我已收到,看了您的信,我也想通了很多,我想我会做到的,我有这个自信。”“郭伯伯来了,也带了好多东西给我吃,我现在也有上场比赛,我和陈瑶当自由人,她上我就替主攻副攻和接应……”
郭晨自嘲说,自己的信很幼稚。不过,她也说,自己在外面训练时经常跟妈妈沟通,书信往来很频繁。在比赛之前的战术训练时,妈妈也时不时掏出之前的笔记本给她指点迷津,“她不但是我的妈妈,也是我的良师和益友。”
昨天,在妈妈的照片前,郭晨表现得仍像俏皮的孩子,一会儿忙着跟年轻时的妈妈合影,拿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开玩笑,一种亲情的温暖扑面而至。
郭晨向记者坦言,当时在妈妈去世后,绍兴档案馆希望将妈妈的遗物拉回绍兴为她建展厅珍藏,她当时第一反应是回绝的。不过,爸爸的劝说和绍兴家乡人的诚意最终打动了她,她觉得将妈妈的遗物和档案放在妈妈的家乡,是最好的选择。看到档案馆将妈妈的遗物保存得这么完好,郭晨也很欣慰。
由于时间原因,郭晨今天就要返京,昨天晚上,她去了表弟家吃饭,跟绍兴的乡亲们叙了叙旧。她说,今后还要经常回来看看,看看妈妈家乡的变化,跟绍兴的亲人聚一聚,陪妈妈说说话。
图(1)
图(2)图(3)
2016年8月23日至9月1日,本报连续报道了有关陈招娣的“女排往事”。图{1}为8月23日头版报道。图{2}图{3},连续推出两个“关注”专版。
作者:首席记者 裴金红 文 记者 黄霄 摄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