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周恩来:一面高扬的不朽旗帜

2020-01-08 12:25

来源:绍兴网-绍兴晚报

把所有的心装进你心里/在你的胸前写下/你是这样的人

把所有的爱握在你手中/用你的眼睛诉说/你是这样的人

把所有的生命归还世界/人们在心里呼唤/你是这样的人

今天,是周恩来逝世44周年纪念日。在这特别的日子里,故乡人民对周总理充满着思念。人们念他的名字,写他的名字,把深切的思念寄托在一行行文字之中……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同志逝世。一时间,天地变色,山河含悲,全国人民沉浸在无比悲痛之中。这一天,联合国降下半旗。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说:“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她使用的人民币多得我们数不过来。可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分钱存款!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可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个孩子。”

3天之后,当周恩来的灵车经长安街驶往八宝山时,首都百万群众自发伫立在街旁,含泪送别总理。人们臂上缠着黑纱,胸前佩着白花,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摘下帽子,静静地望着灵车,悲伤地哭泣。

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情景,已被定格成历史,成为人们无法忘却的记忆。

周恩来逝世已44年,人们依然对他充满着崇敬,依然真切地怀念他。这样的伟人,是在历史中永生的伟人。

习近平同志说,“周恩来,这是一个光荣的名字、不朽的名字。每当我们提起这个名字就感到很温暖、很自豪。”“周恩来同志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一颗璀璨巨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面不朽旗帜。”

奋斗不息一生为中华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这是青少年时代周恩来的豪言壮语。为了中华之崛起和中华腾飞,周恩来奋斗了一生。

他投身五四爱国运动,远赴欧洲勤工俭学,在巴黎参与创建旅欧共产党早期组织。大革命失败后,周恩来领导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从此诞生。万里长征,西安谈判,重庆谈判,长驻虎穴之地……周恩来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临深渊虎穴而泰然处之。为了建立人民的新中国,他把生死置之度外。

在“大跃进”和三年困难时期,周恩来坚持实事求是,不怕受委曲,不怕作检讨,在“文化大革命”极端复杂的特殊环境中,周恩来忍辱负重,苦撑危局,作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维护党和国家正常工作运转,保护了一大批党的干部;他协助毛主席粉碎了林彪反革命集团妄图夺取最高权力的阴谋,同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斗争。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红军长征时期,作为“三人团”之一的周恩来,在遵义会议上,坚定支持毛泽东正确主张,为确立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为在危难中挽救红军、挽救党,为中国革命实现历史性转折,发挥了十分重要作用。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国焘以自己的实力凌驾于党中央之上,争夺领导权,为了不使党和红军分裂,周恩来主动将红军总政委的位子让给了张国焘。在革命生涯中,周恩来丝毫不计较自己的职务、地位,多次让位于人,以维护党的团结。在他身患绝症时,他为了党和国家的利益,寻找接班人,于1974年12月,不顾重病在身,飞长沙与毛泽东商量邓小平的任职。这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基础。在他逝世后9个月,“四人帮”被打倒,党和国家再次冲出险滩……

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上,周恩来,这个伟大的身影,总出现在革命最危难的时刻。他与党和国家风雨同舟,力撑革命的大船,耗尽了自己所有的心血和气力。

鞠躬尽瘁毕生为人民

周恩来说,“下山不忘山,进城不忘乡。”“如果忘了,就是忘本。”周恩来说的本就是人民群众。他一生心系人民,毕生都为人民而奋斗。

1966年3月8日5时29分,河北邢台地区发生了6.8级地震。此后又连续发生7.2级等一系列地震。地震使数百村镇化为废墟,死亡8064人,伤3万多人,经济损失巨大。周恩来知道灾情后,心急如焚,立即赶往灾区,走村串户,慰问灾民。

当时,田野上残雪点点,冷风飕飕。周恩来只穿一身青色呢子服,双鬓斑白。他紧握着村民的手,连声说:“乡亲们受惊了,遭灾了,我来迟了!”当时,一些村里已经没有路,到处是碎砖乱瓦,横七竖八的檩梁,地上还有条条裂缝。周恩来看了一家又一家,走了一条又一条胡同,挨家挨户慰问群众。他走进村头的帐篷,开座谈会,到广场与受灾群众讲话。从早上5点,到晚上9点,没吃一口饭,一天走访了4个县,连续工作16个小时,累得嗓子都哑了。当他看到群众家中有伤亡、财产受到损失时,泪水流满了脸腮。当时,地震余震不断,但周恩来毫不畏惧,坚持与人民群众在一起。1966年4月1日,周总理再次来到邢台地震重灾区视察,鼓励群众,抗灾自救。

一生都把人民挂在心间,与人民在一起。这便是周恩来。新中国成立后,他身为总理,更无微不至地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他亲自坐公交车,了解北京交通状况。上世纪60年代,他到浙江了解群众口粮不足情况,亲自到萧山找农民了解核实。无论是司机还是厨师、无论是理发师还是清洁工,他都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

他与人民打成一片,全心全意,鞠躬尽瘁,一直到最后时刻。

据统计,1974年1月至5月,周恩来每天工作12至14小时有9天;14至18小时有74天;19至23小时有38天;连续24小时有5天;只有13天工作在12小时之内……他如一支蜡烛,将自己烧成了灰烬。

他胸前一直佩戴着一枚“为人民服务”的徽章。这枚徽章相伴他到生命的最后时刻。

周恩来19岁时给同学的手书

大公无私唯独没自己

周恩来一生无子无女,无财无产,他大公无私,任劳任怨,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他逝世时,和邓颖超两人的全部积蓄是5100元。1992年,邓颖超临终时,嘱咐秘书把全部积蓄上交组织。

周恩来生前嘱咐:死后火化,不保留骨灰,把他的骨灰撒向祖国的山山水水。他死后将骨灰撒在少年时代生活和最早投身革命的地方,撒入黄河入海口。

他无子,对革命烈士的孩子亲如子女。他在白区到处寻找烈士遗孤,安排抚养。在延安时,他亲自安排将瞿秋白、蔡和森、李硕勋等烈士子女送到苏联学习,无微不至地关心和爱护他们。

对于自己的亲戚后辈,周恩来却十分严格。新中国成立之初,不少故乡亲友找他谋求工作,周恩来专门召集家庭会议,他说:“不要因为我是总理你们就自认为自己有什么特殊,我是国家的总理,不是周家的总理。”他定下“十条家规”,要求晚辈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他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不许谋私利,不许搞特殊化。

周恩来曾自豪地说,我是“绍兴人”,他关心家乡的发展,关心绍兴的黄酒、戏剧。他不准保护他的祖居,要求把他的祖居当公共用房。

1939年3月,周恩来回到故乡绍兴,与族人一同到平水狮子山、唐家岙等处祖坟去扫墓祭祖。每到一处墓地,周恩来都亲自上香,行三鞠躬礼,并给看坟人一些酬谢。

周恩来生前多次提出要平去祖坟,还地于民。1977年9月,邓颖超按照周恩来遗嘱,托人将绍兴13座祖坟平去。如今,他的侄儿侄女来扫墓时,都是“没有祖坟的祭祀”——在一片空地上,献上鲜花,鞠躬。唐家岙的祖坟地上,年年长着蔬菜。

周恩来侄女周秉宜说:“伯伯这么做,就是为了移风易俗,还地于民。作为一个大国总理,他的心中只装着党、国家和人民,唯独没有自己。”

80年前,周恩来曾回到故乡绍兴,探访他的祖居,并在百岁堂续写家谱。“如今周恩来祖居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和党员教育基地。五湖四海的游客和海内外学子都来这里,怀念一代伟人周恩来,人们对周恩来由衷的崇敬,我的心灵每天都被深深地震撼着。”绍兴周恩来纪念馆讲解员徐艳芳说。

绍兴周恩来纪念馆对面是周恩来纪念广场,广场中间屹立着周恩来高大的塑像,周恩来炯炯有神的两眼仿佛射出穿透岁月的光芒,穿过时间、风雨和雾岚,照亮、滋润着无数人的心田。

作者:首席记者 周能兵 编辑:陈文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