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法官用一组钢笔画绘出人民法院70年的历史变迁

2019-09-24 10:16

来源:绍兴网-绍兴晚报

这几天,一组描摹上虞人民法院70年春秋的钢笔画在全省法院系统迅速“蹿红”。从县到市,从市到区,从简陋用房到现代化审判大楼,这组很有年代感的法院历史变迁图,引发观众共鸣。

“一群又一群充满理想、朝气蓬勃的青年,追随着前辈的足迹迈入法院大门,岁月更迭,但从未改变的是,大家义无反顾的信仰和使命。”钢笔画作者——上虞区人民法院法官孙奇杰告诉记者,而这,正是他创作的初衷。

创作背后

是无法割舍的情感

孙奇杰1988年进入上虞人民法院工作,审过案,担任过多年的院办主任。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实现了腾飞,民主法治建设同样加速推进。在法治建设进程中,群众的观念从最初“遇事找人”转变为崇法用法,一项项司法领域的改革,让法治环境越来越好,百姓的司法获得感也越来越强,这些他都深有体会。

业余喜欢写写画画的孙法官,几年前迷上了钢笔画,并买来专业的教材学习,他的钢笔小画在微信朋友圈很受欢迎。

今年2月,他无意中看到杭州互联网法院院长杜前手绘的杭州互联网法院全景,被深深触动。这幅彩钢画,包含着杜前对互联网法院的感情与愿景,寄托着他对中国互联网司法的美好期盼。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上虞区人民法院的院史陈列室中,一张张记录着历史痕迹的珍贵照片,一份份承载着法制进程的史料,向人们娓娓讲述着法院干警们奋斗的岁月。“何不画一幅法院刚成立时全体工作人员的合影图?”孙奇杰的创作灵感瞬间迸发。

1949年5月22日,上虞解放,国民党地方法院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接管。1950年5月19日,上虞县人民法院正式成立,院长由县长何志民兼任。由于反动势力的残渣余孽还在,当时7个工作人员配有3条枪,为了防止意外,法院的印章也随身携带。后来,法院工作人员有所增加,但工作环境和条件非常艰苦,山路崎岖,下乡办案全靠双脚丈量,有时自带铺盖,一去就是一个月。有个大雪夜,一名工作人员甚至迷了路,直到第二天白天才辗转回到单位。

为了画好这张图,孙奇杰专程去丰惠的遗存现场。“留存的照片中法院是个两层小楼,但如今已只有一层楼房。为此我还向合影人之一、省高院的离休法官许德法求证。”孙奇杰说,虽然是钢笔画,但也需保证历史的真实,不能出现差错。

这张名为“七个人三条枪”的钢笔小画一发布,得到了很多人的点赞。

前段时间,上虞区人民法院的一群年轻法官要去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参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诗歌朗诵比赛。什么样的背景最能展现上虞区人民法院的发展历程呢?大家想到了孙奇杰的“七个人三条枪”的钢笔小画。70年来,法院正是一步步“壮大”起来,在上虞的经济发展、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引领和规范作用。何不用小画来表现这种变化?

接到了这一光荣的任务,孙奇杰琢磨开了,以怎样的时间节点用钢笔画进行最佳表达。为此,他还在休息天找同事们出谋划策。

一张张小画

代表不同的历程

最后,他选定了另外3个最有代表性的时间节点。

1968年,法院实行军管,机构撤销。1973年,上虞县人民法院恢复,在几间临时用房内办公。1979年后,法院终于有了一处正式的办公场所。不过,在这个3层楼的院子里,挤着法院、司法局和法律服务处3个单位。

偌大的法院只有一个大审判法庭,主要用于刑事案件开庭。1983年,省高院拨给囚车一辆,上虞法院专门派出2名干警,千里迢迢赶赴贵州迎接第一辆囚车。开了整整5天,到农历腊月廿七晚,这辆车才开到上虞。这辆面包车在当时很稀罕,4位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干警与第一辆囚车合影,留下珍贵的瞬间。这辆囚车连同几辆摩托车,在“严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发展,各种民事经济案件也慢慢增多,法院见缝插针,把车库上面的两间房屋当做审判法庭,给民庭、经济庭及后来成立的行政庭使用。

在这个院子里,虽然办公设施越来越老化,也越来越不适应时代要求,但这里见证了一段段法制进步的历史。于是,3个单位共挤一个院子的法院出现在画笔下。

1994年,当时的院长在早已破旧不堪的审判庭里大声宣布:大家咬紧牙关,争取筹款500万元建设一个新法院大楼,还要买警车,实现每个干警在警车上都有一个座位!500万元,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是一个天文数字。院长的一番“吹牛”,把大家唬得直吐舌头。后来,梦想也真的实现了。院领导到处筹钱,不仅买下了一家公司刚建造好的一幢6层办公大楼,还真慢慢做到了警车“一人一位”。

审判法庭是由大楼旁的两层辅助用房改造的,大法庭紧挨伙房,伙房上面,用白色塑料扣板隔了6个小审判法庭。那时的办公条件一下跃入全省一流,搬迁那天,省高院、市中院和县里的领导都特地赶过来祝贺。不过,还没过10年,办公用房又不够了,民庭外迁办公。几个审判法庭也显出老态,隔壁大声说话全能听到,狭长的候审走廊里,当事人吵得像个小型菜市场。

2003年,正巧赶上上虞城北开发,要求机关单位带头外迁。经过一番调研,新任院长代表党组在全体干警大会上宣布:要建设一个神圣庄严的法院,要让进入审判法庭的每个当事人都肃然起敬!

法院的想法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人大也专门发文要求政府全力支持。审判大楼倾注了全院干警的无数心血和感情,由于审判法庭不同于一般办公用房,全院参与出谋划策、投票表决;建设小组几乎跑遍周边先进法院,设计方案反复征求意见,反复修改,才确定最终方案;基建组日夜坚守工地,审判法庭的每一张审判台、审判椅、旁听席都精心挑选。

经过两年多建设,2006年10月,由政府投资近一个亿、占地37亩、全省领先、高标准建设的审判办公大楼拔地而起,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有1个大法庭、1个少年庭、20个严格按照最高法院标准建设的中小法庭,各类配套设施齐全。

孙奇杰说,当事人进入肃穆的审判法庭后,大都安静了下来。法院还在宽大的候审大厅中,建成全省首个法制文化广场,每年有很多市民、学生前来参观和旁听,成为当地接受法制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近年来,上虞区人民法院在不断改革中取得大踏步进步,建成电子档案系统、数字法庭、远程审判、执行指挥中心、多功能诉讼服务中心、24小时智慧法院……前后两次兴建的法院又入画来。

独特的美好

就是素材

一张张钢笔画诉说着上虞法院的一段段故事,记录下来的是一代代法官以及工作人员心中的回忆。

而且,这些画年轻人也十分喜欢。大家纷纷表示,虽然是静物描写,却被赋予厚重的灵魂,这样的记录形式将工作的美好让更多的人知晓。

不同于照相机将现实的事物以最原始的相貌定格下来,在孙奇杰看来,创作钢笔小画需要有自己的想法,作品需要有自己的灵魂。而对于这组画受到欢迎的原因,他自认为并非画得有多好,而是读者从中看到了不一样的故事,唤醒了他们心中尘封已久的记忆。

而这次创作让他认识到,只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找到独特之处,好素材同样可以来自最熟悉的工作岗位。这组小画也是他给新中国70华诞送上的一份特别祝福。

作者: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全媒体记者 杜静静(图片由受访者提供)编辑:雷彦平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