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前不久,国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正师职研究员公方彬做客“春晖讲堂”,以一场“我们不能没有信仰”的精彩讲座赢得满堂掌声,引发春晖师生共鸣。
这也是春晖中学自2015年5月设立“春晖讲堂”以来举办的第五十五场讲座。4年来,一些名师大家、专家学者相继走进白马湖畔春晖园讲学,延续春晖历史文脉,扩展了人文影响。
春晖因教育而生,因教育而荣,又因文化而盛。深入研究和发扬春晖文化,实现教育品牌、文化圣地、精神高地的有机统一,推动教育、文化和社会事业更好地协同发展,这是春晖文化研究的意义所在,也是春晖文化建设应秉持的基本原则。
2014年,上虞区委就传承发展春晖文化提出相关意见,制定了相关举措,经过几年的努力,春晖文化建设取得长足发展。2015年,春晖文化研究中心成立。2016年8月,闰土春晖文化发展基金成立,这个由浙江闰土股份有限公司以本金1200万元冠名设立的公益性基金,每年捐赠额为5%即60万元,专项用于“春晖讲堂”聘请名家大师及宣传推广活动。而“春晖讲堂”在为春晖师生提供一道道丰盛“学术大餐”的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春晖文化作为上虞区域特色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2016年年底,春晖三馆即校史馆、名师馆、白马湖图书馆完工并对外开放,三馆核心区建设面积3550平方米,成为对外宣传春晖文化的重要窗口。另外,春晖文化名人旧居已经得到重新修缮布展,春晖文化课从校内向全区、区外传播,春晖文化研究系列丛书正逐渐编撰出炉,春晖文化古道相关配套工程正在推进……2018年12月,春晖百十校庆的举办又进一步扩大了春晖文化的影响力。
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春晖文化?扎根春晖教育30余年的春晖中学校长李培明对此有深入思考。他认为,“传承与发展春晖文化,必须使春晖教育顺应时代要求,适应发展形势,不断提升教育品位,深化文化内涵,并辅之以环境、设施的改善与提升,保护在先,维护为主,建设为要,使之成为承载、弘扬春晖文化的精品,同时推陈出新,加强文化的融合与创新,促进教育文化与社会事业有机发展。”
未来,需要进一步激活春晖教育发展机制,以融杭联甬接沪为契机,以更有力的政策保障和灵活的办学机制促进春晖教育改革,提高春晖在全省范围内的竞争实力,努力打造湾区时代的教育高地。同时需要进一步升级教育教学重要设施,建设科创中心,需要纳贤引才聚智,重视春晖文化研究中心及校友联谊中心建设,做好春晖文化的推广传播等,系统推进春晖教育、文化与地方社会事业协同发展。同时,依托泛白马湖流域的山水资源,在保持建筑风格、保护名人故居、升级环境品质的基础上,全面开发建设一个集文化、休闲、健身、观光、文创为一体的文旅胜地,使春晖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作者:记者 刘金平 编辑:雷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