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上虞一养殖场尝试鸭子“离岸养殖”

2017-12-12 09:58

来源:绍兴网-绍兴晚报

在河流中放养鸭子,这是养鸭户的传统养殖模式。这一模式不仅污染河水,而且易让鸭子感染疾病。地处上虞区丁宅乡的鸭子养殖大户余永金尝试鸭子“离岸养殖”模式,既减少河水污染,又使腰包鼓起来,走出了一条新路。

昨天下午,记者在上虞区丁宅乡华丰村余永金的鸭子养殖场内看到,3000只鸭子在一个约400平方米的人造水池中嬉戏。

“照传统的养殖模式,鸭子等水禽粪便一直是困扰养殖大户的难题。如今,采用这种新型的陆地旱养模式后,建立的粪便处理系统使养殖场的鸭粪变废为宝,可以养鱼肥田,得到了循环利用。水禽“离岸养殖”模式的社会效益非常显著,经济效益也得到大大提高,这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创造了极好的条件。”上虞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厉金斌告诉记者。

鸭场里有两个水池,大的水池面积大概在400平方米,小的约300平方米,40厘米左右深的水位,供鸭子在水里畅游。如果一个水池的水需要更换,就把这些鸭赶到另一个水池,两个水池可以交换着用,既便于鸭粪的清理也便于水池的消毒。余永金告诉记者,水池里的脏水放入沉淀池处理后,排出来的水就可以灌溉农田,而处理后的鸭粪就能当有机肥使用,免费提供给需要的农户当作果树、农田的肥料。

在养殖场,不管是在水面上的休息平台,还是在室内近300平方米的鸭舍,难闻的粪便臭味已经明显减少。究其原因,这最大的“奥妙”就在一片片网孔状的绿色塑料地板上。“鸭子的粪便都会从这个塑料板漏到板下面的水泥沟里,水泥沟深50厘米左右,且有一定坡度,方便粪便清洗。白天鸭子出棚后,及时清理粪便、清洗塑料板和水泥沟,粪便会被直接冲到沉淀池进行处理。

这样一来,鸭棚内的臭味明显少了,而且场地看上去干净整洁,这样的养殖方式不仅有利于鸭子的健康成长,还告别了环境污染,真是两全其美。余永金说起整治后的水禽“离岸养殖”模式露出了笑脸。这种新型的养殖模式,让鸭子的居住条件大为改观,使鸭子不再与以往一样和鸭粪摸爬滚打,而且以往经常发生的烂肚子状况也不复存在。同样的面积,可以增加鸭子养殖的数量,鸭舍利用率大大提高,也节省了土地面积。

上虞区农林局相关负责人称,鸭子作为水禽的一种,饲养离不开池塘或小河,在水资源越来越宝贵的今天,水禽规模化养殖造成的水污染也是越来越严重。同时,不良的水体环境也会对放养水禽的健康产生危害。探索“离岸养殖”模式,让鸭子离开河流而不离开水,不失为一个两全其美的养鸭好办法。

作者:记者 范文忠 通讯员 朱克斐 编辑:陈文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