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投枪:一个铅字就是一颗子弹

2021-01-28 11:04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太行山上筑“新华”

战时的中国,烽烟四起,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成为了支援抗战重要的一部分。有一位绍兴人,他响应党的号召,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赴华北战场,创立了《新华日报》华北版,为彼时的抗战宣传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就是何云,绍兴上虞人。

巍巍太行山上

《新华日报》华北版诞生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抗战全面打响。1938年7月,武汉会战沿长江南北两岸打响。时驻武汉的《新华日报》根据中共长江局的指示,全社向重庆转移。同时,报社拟派得力干将到西安筹办《新华日报》西北版,主要筹办人正是何云。

缘何选择何云?何云早前在南京《金陵日报》工作期间,文章便不断出现在报纸上,业务能力突出。在武汉《新华日报》工作期间,何云除了担任国际版编辑,还担任报社党支部委员。在同事眼里,何云工作认真负责,待人诚恳和气。他有一句口头禅,叫“提高情绪”,凡是抽一支烟,讲一句笑话,他都归之于“提高情绪”。

1938年8月,何云一行赴西安筹备《新华日报》西北版创刊,但这个计划遭到国民党当局的反对,被迫搁浅。当时,恰好朱德总司令路过西安,得知此事,就对何云说:“如果他们不欢迎你们,华北军民欢迎你们。”

1938年10月,为创办《新华日报》华北版,何云来到了巍巍太行山,在这里,随时都能听到隆隆的枪炮声。他率领原晋冀豫党委所办的《中国人报》报馆部分人员,以及他刚从西安带来的几位新闻工作者和十几个印刷工人,来到了山西沁县南部的后沟村,着手《新华日报》华北版的创刊工作。当年12月,《新华日报》华北分馆成立,何云任分馆管理委员会主任(社长)兼总编辑。2015年,绍兴日报记者曾赴山西沁县寻访,《新华日报》华北分馆旧址大院至今还保留着。

1939年元旦,《新华日报》华北版创刊号诞生。从1938年12月31日夜里到次年元旦凌晨,何云通宵守在印刷房中,当看到第一张《新华日报》华北版印出来时,他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背起报馆打游击”

创造敌后新闻事业的新纪录

朱德总司令曾说:“《新华日报》一张顶一个炮弹,而且天天和日寇作战。”从中不难看出,《新华日报》在战时的影响力。

事实上,在创刊之初,何云一行所面临的条件十分艰苦,不仅骨干人员稀少,设备也仅有一架破烂的铅印机和一副老五号的铅字。此外,印刷工具、材料、纸张严重缺乏,收发报机和收音机以至办报经费,样样短缺。面对困难,何云发动干部、职工献计献策,何云就地招了一批青年知识分子,开展业务培训,为报社工作的展开,及时补充了人手。

朱德总司令获悉《新华日报》华北版连克难关,非常高兴,传令嘉奖,派人送来100块银元。他写信鼓励:“继续提高创造热忱,不断克服可能到来的任何困难,在敌后抗战的文化工作,更益前行!”

由于敌人的进攻,太行山以北、以南以及白晋线以西的太岳区,当时还未建立报纸发行网。何云就派报馆工作人员,在当地党委的支持下,出版了东、西、南、北四线的《新华日报》华北版油印和石印报,扩大了报纸在人民中的影响,鼓舞了广大军民的抗日热情和决心。《新华日报》华北版创办第二年,发行量就突破了3万份。

1940年3月,八路军在华北2500公里长的交通线上,打响了举世瞩目的“百团大战”。何云亲率一批记者随军采访,每天写报道,还编写传单式的捷报,使得胜利的消息迅速传播到广大军民中,并通过新华社传到大后方和全世界。

在激烈的反扫荡烽火中,为方便转移,何云带领大家动脑筋、想办法,把笨重的机器改装成小型轻便活动铅字架和小型脚踏机,情况紧急时,“报社”驮在牲口背上就转移了。“背起报馆打游击”是世界新闻史上的创举。

“华北抗战的向导”

办报精神励后人

《新华日报》华北版是一份应抗战而生的报纸,被誉为华北敌后战旗。刘伯承长期参阅这份报纸,赞其是“华北抗战的向导”。

作为报社的主要负责人,何云倾尽全力。在《新华日报》华北版发行期间,何云每天都要仔细地审阅2万多字的样稿,还要兼写社论、社评,处理文件,收听新华社新闻。

《新华日报》华北版于1943年10月1日改为太行版,从而结束使命,前后历经四年零九个月,共出版896期。《新华日报》华北版不仅筹办前期万分困难,办报过程中也作出了巨大牺牲。

1942年5月,日本侵略军扫荡太行,何云等人在敌人搜山之际,突围到辽县(今左权县)东南大小羊角村附近,被敌人的子弹打中牺牲,年仅37岁。此次扫荡中,牺牲、被俘、失踪共计47人,其中牺牲烈士最小的年仅13岁,书写了党的新闻史上最悲壮的一页。

何云的牺牲,让人痛惋。刘伯承将军沉痛地说:“实在可惜啊!一武(左权)一文(何云),两员大将,为国捐躯了!” 

何云从今上虞区永和镇朱巷村启航,投入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转战南北,马革裹尸。他一生短暂而绚烂,为党的新闻宣传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2014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公布了全国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何云名列其中。

“孤岛”吹来《世纪风》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上海沦为“孤岛”,留在上海的绝大部分作家,旗帜鲜明地以文学作为武器,为抗战服务。其中柯灵进入《文汇报》,主编副刊《世纪风》,带领作家们以新的姿态拉开了“孤岛”文化抗战的序幕,成为了“上海抗战文化堡垒”的守卫者。

以笔为矛

《世纪风》以文艺副刊直面斗争

上海的“孤岛”抗战,在1937年“八·一三”事变中拉开帷幕。《文汇报》就崛起于“孤岛”,这是一张在租界内挂英商招牌的华文报,1938年1月25日创刊,持鲜明的抗日立场。

同年2月10日,柯灵进入《文汇报》,就在这天,敌人向该报发行部投掷手榴弹,造成一死(发行科陈桐轩)两伤惨剧。柯灵接手《文汇报》副刊《世纪风》,首期便以战斗面貌示人,刊登了美国记者史沫特莱的长篇报告《中国红军行进》(梅益翻译)以及梅益的书评《关于中国红军行进》,这是对于正在抗战的中共军队最有力的支持。

柯灵在杂文《暴力的背后》中写道:“炸弹可以使奴才屈膝,但不能使真理低头。”刊登在《世纪风》上的《哭陈桐轩先生》亦有这样的宣示:“我们决意继承你的精神,踏着你的血迹,努力向前迈进。”报纸文艺副刊直面斗争,这在新闻史上罕见,柯灵自此进入更多人的视野。

柯灵以《世纪风》为阵地,聚集、组织了“孤岛”上的作家队伍,其中以浙江籍作家居多。在柯灵列出的一份《世纪风》主要作者的名单中,有王统照、郑振铎、李健吾、王任叔、阿英、风子、梅益、陈望道、傅东华等数百位作家和撰稿人,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中国文坛的中坚力量。作家黄秋华在《风雨年华》中写到,他在抗战最困难的环境中,正是由于在《世纪风》发表了一篇文章,坚定了他走上革命之路的决心。可惜的是,《文汇报》创刊一年多,于1939年5月19日,在汪伪政权的干涉下被迫停刊。

坚守“孤岛”

精神家园盛开“故园春”

柯灵是今越城区斗门人,父亲早故,家道中落,他20多岁便告别斗门,到上海滩讨生活。他在散文《乡土情结》开篇中写道:“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他的文章深情款款,读之动容。在抗战岁月中,坚守“孤岛”的他,撰写的杂文,如投枪匕首,狠扎敌人心脏。

近日,记者从83岁的柯灵研究者吕金水手里接过柯灵的杂文集《市楼独唱》,他告诉记者,往昔的刀光剑影,都在这本书里。薄薄的一本书,发黄的纸张,竖排本。当年正是这本不起眼的小书,让日本侵略者颤抖,让日伪政府害怕。

柯灵在《市楼独唱》前记中写道:“我们寄生在这样的地方,名曰‘孤岛’,其实不过是‘失地’的别称,糜烂而恐怖,所过的已经是半奴隶式的生活了。然后耻于低首,不甘噤默,有些愤懑和感触,禁不住要呐喊几声,表示抗议。”

1938年12月,在《申报》副刊,他漫卷诗书喜欲狂,激动地写下杂文《“自由”谈》。“《申报》复刊,曾经窒息在各种各式的围攻与高压之下的《自由谈》,也得到了新生的机会,正是令人如闻足音,色然以喜……”然面对局势,他愤怒难平:“漫言自由,这真叫做谈何容易。何况时当今日,地处‘孤岛’,跑路必须纳税,过桥就要鞠躬,倘不照办,连性命都会一起送掉。”身陷困顿,他奋力呐喊:“然而真正的斗士,虽有热烈的追求光明的心,眼睛却总是正视着黑暗。唯其黑暗,乃需战斗。”

柯灵创作有大量与家乡有关的散文,如《巷》《越王台畔》《故园春》《野渡》等。柯灵与很多家乡人都有过交往,绍兴鲁迅纪念馆原馆长裘士雄仍保存着柯灵给他写的15封信和3张贺年片。1996年,绍兴以柯灵之名,新建了一所柯灵小学,柯灵应邀回乡参加落成典礼。

2000年,世纪之交,柯灵因病去世,享年91岁。今年6月19日是柯灵逝世20周年纪念日,人们奔赴上海,纪念这位伟大的作家。时空交错,他和他的作品,留给人们太多念想,隽永流芳。

延伸阅读:

绍兴人的抗战新闻宣传

在绍兴,曾诞生了一批知名的新闻人士,他们为抗战新闻宣传作出了卓越贡献。

如邵力子(1882-1967),初名景奎,笔名力子,会稽陶堰(今越城区陶堰街道)人,是中国近代著名民主人士、社会活动家、教育家,曾主持上海《民国日报》,主编《觉悟》副刊。胡愈之(1896-1986),原名学愚,字子如,上虞丰惠人,一生集记者、编辑、作家、翻译家、出版家于一身,是新闻出版界少有的“全才”。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国际宣传委员会主任,主持出版《团结》《上海人报》《集纳》《译报》等报刊,进行抗日救亡宣传。

在抗战期间,绍兴也诞生了诸多报刊杂志,这些刊物,点燃了绍兴的抗日烽火。绍兴曾创办《新越日报》。诸暨出刊《抗战知识》,后改为《抗战十日》。在上虞,有县抗日自卫委员会主办《战鼓》周刊等,此外,进步青年陈树谷等人组织成立上虞各界青年抗日救亡协会,创办《涛声》会刊;陆志范、袁啸吟等发起成立钟声社,出版《钟声》半月刊。新昌有以各抗日团体名义出版的多种抗战报刊,如《新新》《新生》《妇女阵地》《民众》《战区图解》等。在嵊县(今嵊州市),抗日后援会创办《抗敌》周刊,1938年2月改名为《抗日自卫》。所有刊物中,影响最大的当属《战旗》杂志,它是绍兴抗日宣传的喉舌,享誉浙江,影响全国。

作者:记者 於泽锋 编辑:黄靖芳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