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浙江嵊州公开招聘教师,拟聘用对象中,有三名毕业于清华和北大,四名来自浙大,一名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一名厦门大学博士研究生,一名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10月22日,嵊州市教体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三名来自清华、北大的毕业生现已入职。凡是符合人才资质的考生都可以领到所对应人才类别的补贴和奖励,人才奖励可以领5年,奖励从市人才办的人才经费中支出。名单中报考嵊州中学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也可以领取。(10-22海报新闻)
此事引起广泛关注,应该说此事对利好现象。
就毕业生个人而言是权利。他们选择到县级中学任教,可能是出于对教育的热爱,对基层教育的关注,或者是对个人职业发展的独特规划。这种选择体现了他们的独立思考,自主选择能力,是权利。退一步说,就算是迫于就业压力,或者主要是被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吸引而“高能低就”,还是可点可圈。因为这体现了他们这些当代高校校毕业生就业观念转变和务实的作风,让他们在养家糊口的同时体现自身的价值。
对中学生群体而言是福音。曾几何时,任教中小学的教师所毕业的学校,不少虽然来自师范院校,但不少学校的录取分数是比较低的。这是事实。从这个意义上说,顶尖学校毕业的高材生任教中学生,有网友说是“大材小用”,对中学生来说却是福音。诚如网友所言,这些大学生能够考上清华北大,自然有其独特的思维和学习方法等,他们到中学任教,可以把他们的方法传授给学生,提升学生的成绩和能力。
就区域性教育而言是利好。现在大城市与县级之间教育能力、理念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是客观事实。现在国家在强调教育公平,包括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通过自主招聘,浙大、清华大学等毕业生到县级中学任教,这至少在客观上从师资的角度,引进了优质资源,增强了师资力量,有利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这需要地方政府通过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来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共同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教师的职业很特殊,需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即除了有较高的知识储备,还需要有良好的师德和教学的能力、技巧。这些高材生,并非师范“科班出身”,能否真正是“四有”好教师,做到教书育人,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对此,我们相信,通过不断的师德教育、培训、业务学习等,他们会尽快适应并融入真正的教师身份中的。
作者:周国梁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