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协力共防暑期野泳溺亡的“悲剧”

2024-07-02 14:45

来源:

随着暑期来临,少年儿童溺水事故易发多发。根据近年来国家卫健委和公安部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有5万多人死于溺水,半数以上溺亡者为少年儿童,且事故多发时间段几乎是在暑假期间,其中野泳溺亡是重要原因之一。

不可否认,炎炎夏日,游个泳,既纳了凉,还锻炼了身体,一举两得。然而,在室内或室外的泳馆游泳,监护措施相对完善,遇有突发情况尚可及时处置,但到一些无人看管的江河、水库等地野泳,看似相较游泳馆水质更好、空间更大、出入更自由,但却疏忽了野河的“野蛮”、暗藏的风险。恰恰是这一疏忽大意,导致了野泳溺亡的反复上演。

一个孩子,从出生到长大、由懵懂到知事,是非常不易的,很多父母含辛茹苦,几乎倾注了全部的爱和精力。正是如此,每一个生命背后都是一个幸福的家庭,每一位莘莘学子也都承载了家庭、社会的厚望。合力共筑暑期防野泳溺亡的防线,是学校、家庭的分内之事,也是社会各方面的应尽之责。

这个防线在思想之防。无知才会无畏。要通过学期结束返校、召开家长会、公开发布安全提示等途径,让孩子、家长和社会各方面人员知晓野泳的巨大风险,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比如,近日上海市教委就专门公开发布《2024年中小学生暑期安全提示》,明确对暑期学生易发溺水事故等开展教育和检查。同时,也要善于用身边的案例开展警示教育,用其他地方的案例举一反三,切实将野泳的危害讲清讲透,真正触及孩子的灵魂,萌生敬畏之心,从根本上变“不让我野泳”为“我不要野泳”。

这个防线在职责之防。履职尽责,方能织牢织密安全防线。比如,针对野河、水库等警示和防护设施不完善问题,河湖长办等部门应积极细化举措,适当加大投入,科学布局建设;针对野泳热地,属地、社会组织等要加强巡查劝导、警示教育;针对游泳场馆环境差、价格高等问题,有关部门要采取奖补优惠等方式,引导游泳场馆错峰降价、频换池水、更新设施,更好将人群导流到各时间段,做到设施服务扩容提质,等等。

这个防线在重点之防。善抓重点人群,就是善抓防野泳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要突出中小学生,针对自制力相对不强,发挥家校社一体的教育提醒作用,通过签订承诺书、暑期联系提醒等方式,筑高野泳防护墙。要突出单亲家庭和留守儿童,针对监护相对偏弱,协同村、社区,共同做好教育提醒,为日常监护多加一道“锁”。除此之外,也要针对中老年人等群体,加强警示劝导,防止野泳失管、学生跟风,产生“破窗效应”。

作者:于绍平 编辑:傅一虹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