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城区3家企业纳入省级示范阳光食品作坊创建中,分别为绍兴越酿工坊酒业有限公司、绍兴市越城区汤源元绍酒坊、绍兴市越城区大院越味食品小作坊。其中,绍兴越酿工坊酒业有限公司、绍兴市越城区汤源元绍酒坊均为黄酒小镇上的黄酒作坊。(5月24日《今日越城》)
最近一段时间,围绕着黄酒产业基础再造和黄酒产业链再提升,越城频频发力。通过构建黄酒产业链“链长+链主+专精特新”协同机制,着力提升产业治理现代化水平,助力“黄酒文化传承引领区”“黄酒产业核心主产区”建设,从而推动黄酒振兴,这对黄酒产业链而言既是大事更是喜事。
毫无疑问,“链主”企业占据着产业链的核心与主导地位。古越龙山、会稽山等龙头企业在发展图强、壮大自身的同时,也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带头攻克技术问题,提升产品品质,从而带动整条黄酒产业链向上攀升。但是,一条健全完善的产业链不能单单只有“链主”企业,而是需要众多“伙伴”来补链来延链,集聚合力才能把产业链高高托举。
对于黄酒产业链而言,星罗棋布的制酒作坊就是最好的“伙伴”。一方面,再大的黄酒企业,出身也都是简单朴素的制酒作坊。黄酒产业的发展高度仰赖于市场,而制酒作坊就是零售市场的中坚力量,让制酒作坊阳光健康地生存下去,就是对黄酒零售市场的有力拓展。另一方面,对于广大绍兴市民而言,古越龙山等品牌固然是响当当的,但相比之下,每家每户总会更属意于家门口的小作坊,这是因为黄酒产业除了市场属性外,更多则是被寄托了一种情怀,这种情怀既蕴含着历史岁月的沉淀,又有着对于手工传统的追溯缅怀。所以,天南地北的游客来到这里,都想尝尝黄酒的滋味,都想在古城水乡体验微醺的感受,而这些只有在手工作坊里才会更加具象化更有体验感。因此,保护好引导好制酒作坊,让制酒作坊能够阳光健康地生存下去,既是提升黄酒产业链的关键一环,也是拉动古城文商旅融合的“最鲜一招”。
创建省示范阳光食品作坊,三家中有两家都是黄酒作坊,背上这沉甸甸的省级荣誉,全市的黄酒作坊而言都与有荣焉,这说明越城的黄酒作坊已然走上了规范经营的“阳光模式”。这对于黄酒这样的传统历史产业而言,是守正创新、迈向未来的坚实一步。
近年来,国内外游客来到绍兴,都非常喜欢去黄酒作坊一探究竟,试图解码黄酒的“前世今生”,这也让黄酒酿造技艺得以从幕后渐渐走向台前,让千年黄酒迎来了振兴的最佳时期。借着此次两家作坊创成省示范阳光食品作坊的契机,越城广大黄酒作坊都应当积极对标看齐,在降低食品安全隐患、提升产品品质的同时,围绕着黄酒作坊“产文旅”深度融合的主旨,积极创新作坊运行模式,讲好新时代黄酒故事,激活黄酒文化新体验,让“阳光”洒进更多的黄酒作坊,为振兴黄酒产业积蓄更多的能量。
作者:戚高晟 编辑:傅一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