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教育需要有温度而不能依赖软件

2023-06-09 08:41

来源:

孩子中午不午睡、坐姿不正确、周一不穿礼仪服等都要扣分。一款覆盖3000万学生的教育类App在全国部分中小学校应用甚广,它记录学生在校的几乎全部行为表现,并通过加减分给学生排名,公开评比。有的学校排名结果还与评先评优挂钩。不少家长、学生对此产生新的焦虑。(《半月谈》 5月29日)

义务教育阶段,是学生良好道德品德、行为习惯形成,学习文化知识的基础性阶段,需要学校从一言一行、点滴知识去细心、耐心引导、纠正、评估;数字技术为教育评价的改革提供了平台,本身是没有错的。但是,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事无巨细冷酷地以企业流水线的方式机械地量化、评价学生,明显是走了极端,是弊大于利,久而久之甚至会适得其反。

方式上,应该技术手段和人文关怀结合。好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教育应该是一场师生互相成就的温暖修行。所以应该把技术手段和人文关怀结合,而不应该是依赖软件,一举一动皆量化,把学生作为产品简单地帖标签,然后分出三六九等。这种方式简单粗暴,只为方便管理,缺乏人文关怀。

内容上,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如,中小学生的天性是活泼好动;国家多次出台政策要保证学生的活动时间;现在学生体质状况不很理想,小胖墩、小眼镜多是不争的事实。为了防止意外伤害而通过扣分禁止追跑打闹,还以评先评优绑架,明显是严重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的举措,与国家需要培养的建设者不相符。所以即使是量化,在内容上也要以生为本。

操作上,应该注意标准的科学性。利用大数据,通过软件评价学生,除了上述问题外,还有评价标准的问题。如,由于教育类App的使用没有统一规范,有的教师1分、两分地扣,有的10分、20分地扣。长此以往,容易让学生被软件控制,师生和家校间易产生矛盾;而且万一学生因压力太大、评价标准封锁不公平而不在乎量化考核,那这种方式就失去了效果。所以量化的标准一定要合理,要征求学生、家长的意见。

教育类软件,充其量只是工具。教育中我们不能只是依赖工具,冷冰冰地加减,更需要有温度,有人文关怀。

作者:周国梁 编辑:陈文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