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业发展。眼下正值春耕备耕季节,各式各样的“智慧农业”模式出现在田间地头。近日,在越城区东湖街道五和蔬菜基地设施大棚里,市农科院科技人员使用科技仪器采集环境数据,对大棚内的道路宽度、坡度、不平整度、转弯半径、单次作业范围等数据进行测量,为新研发的植保机器人做条件参数准备。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粗放式的传统农业弊端不断显现,已难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时期做好农业发展工作,需要我们着力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产业融合上多下功夫,努力为农业插上现代化的翅膀,向“数字化”赋能借势借力,让“高精尖”的种子发芽,让“智慧化”的秧苗落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越州大地上开花结果。
一是要坚持科技兴农,强健农业根基。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走进绍兴田间地头,越来越多的农民挑上了“金扁担”,智慧化、科技化的农业种植,让“面朝黄土背朝天”已然成为过去式,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高效更加便捷的农业生产新模式。以越城区为例,近年来坚持锚定乡村振兴发展需求,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浪潮,成功打造了全省首个精准灌溉、尾水循环利用的农田灌溉智能化控制系统,亩均年用水量可节约达50%,有效减少了农田灌溉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污染现象,为本地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全新路径。科技兴农是农业现代化发展永恒的主题,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科技为支撑,走内涵式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持续聚焦种业、农机、水利等方面的研发创新,努力将高科技转变为生产力,不断推动农业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与动力变革,促进农业质量和综合效益“双提升”。
二是要坚持培梧育桐,强化人才引领。从目前各地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实际情况来看,人才总量供给不足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本土人才育不出、高端人才引不来,优秀人才留不住等问题始终是困扰基层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掣肘。为此,近年来我市坚持在建设农业高素质人才队伍上做好文章,一方面,专题成立乡村振兴学院,大力兴办高素质农民水稻产业领军人才、高素质农民等培训班,积极培养本土高素质农业人才梯队;另一方面,不断优化政策措施,结合人才阵地、软服务、乡贤引才等元素,持续对外引进高素质农业技术人才,形成新型农业人才服务新矩阵。正是在这样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农业人才汇聚绍兴,用饱满的热情、开拓的思路与创新的精神,为绍兴农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智慧活水”。无论是现代化农业的高质量发展,还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单单依靠农村现有的人力资源是难以实现的,我们需要持续引进懂农业、懂技术、懂市场的高素质人才加入,为支持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库锦囊”。
三是要坚持融合发展,强壮产业集群。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离不开特色产业,也要依靠特色产业。“特色”是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引擎”,孕育和彰显地方特色,也是实现地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大力剖析研判,抓准分清特色,才能够做好农业产业文章,助力实现乡村振兴。自2022年9月以来,越城区坚持打好数字下乡、电商进村、特产出山的“组合拳”,积极打造独具越城特色的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据不完全统计,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可为越城区相关村民月均增收1000元,为相关村集体月均增收10万元,有力推动农村产业共兴,农民增收致富。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是必然路径,也是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的有力举措。发展农村特色产业,产品要“特”,产业要“融”。只有持之以恒做好产业融合新文章,有力延伸农业产业链,方能提高我市农产品的综合竞争力,激发农村产业的内生动力,为乡村产业发展赋能,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作者:戚高晟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