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印发《2023年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计划》,其中明确:要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4月7日 澎湃新闻)
数据显示,近几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有了上升,为52.7%,即使小学一年级学生,不少班级的“小眼镜”超过了半数。孩子的近视,除一部分是遗传外,更多的是与用眼过度、方法不当、光线不适、电子产品等因素有关,防治儿童青少年近视需政府和家校社打“组合拳”做细做实、持之以恒才会真正行之有效。
政府应明确导向性。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在陕西考察时说:“现在孩子普遍眼镜化,这是我的隐忧……”这与学校实际存在的“内卷化”的过重学业负担有关,过重的学业负担又与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考核的“指挥棒”直接有关。所以地方政府不应片面以学生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同时对教育行政部门以片面追求升学率考核学校的行为进行干预。可组织专业人员进校对青少年进行防治近视的专业指导,也可以树立保护视力比较好的典型进行推介。
学校宜强化预防性。青少年近视与学习关系极大。学校应结合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和爱眼日等活动,主题班会、眼保健操比赛等方式,让学生树立保护视力意识,且会科学保护视力;保证不占用学生的眼保健操等锻炼时间;平时作业中的字号、课桌椅的高度等可能影响视力的要过度重视;课堂教学不依赖电子产品。家长要对孩子电子产品的使用加强管控,自己首先身体力行不沉溺于刷屏;孩子学习时的采光照明要适宜;注重孩子用眼不当行为的提醒和纠正;视力出现问题及时检查,为孩子选择适当的产品或者服务;等等。
孩子要提高自觉性。预防近视是否有效,最终需要孩子的自觉行为来实现。可以他律和自律相结合。如可通过案例让孩子懂得近视带来的不便和影响,包括生活、升学、就业;让孩子明白自己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积极关注自身视力状况,感觉视力发生明显变化时,要及时告知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规定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或者温馨提示等方式,让孩子在用眼姿势、时间、环境等方面要自觉做到正确、合理、适度,包括不在被窝里或者昏暗的环境中看书、玩手机等。
作者:周国梁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