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祭祀、烧纸、除草,甚至是网上祭祀、代客扫墓等各种清明祭奠活动,传递着传统节日的温度,也刻上了时代发展的印记。无论哪种形式,终究是以“祭”来表达那份敬仰、哀思与祝福。
胸怀不忘根本的初心。树无根不活,人无根不立。中华文明之所以在历史长河中历经风雨未被淹没,关键还在于中华民族的“根脉”强大。正如那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我的中国心》中的歌词所写,“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流在心里的血, 澎湃着中华的声音”……那股不屈不挠的民族向心力凝聚力,正是中华文化浸润血液的生动写照。文化是民族存亡和绵延的命脉。清明节作为我国8个传统节日之一,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和标志。清明祭,首先应当怀着一颗不忘本、勿忘根的初心,方是对先人的敬仰、对故土的热爱。
胸怀不忘家国的忠心。从中国空间站、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到国产航空母舰、大飞机,再到如今高铁穿梭、高楼林立,相信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会由衷地感到自豪、幸福和幸运。我们走在了一条阳光明媚的宽阔大道上,但这条道路其实来的非常不易,是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换取的。没有他们的舍生忘死、无私无畏,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美好。忠心汇聚,方能党兴国强。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特别是党员干部,更应在清明时节缅怀先烈、向先烈学习,始终身怀对党和国家的一片赤城,汇聚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磅礴力量,竭尽全力把我们的党和国家建设的更加美好。
胸怀不忘先辈的孝心。饮水应当思源,数典不能忘祖。古语有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向先辈们祭奠,我们当怀一颗感恩之心,这是给予发肤的清清和血脉传承的恩情。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当我们面对一个个冢墓,为逝去亲人而感到哀伤之时,不妨化悲痛为行动、变感恩为行孝,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用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去回报亲情。哪怕只是过去拉拉家常、经常打打电话,都是一种行孝的责任和义务。生命总是短暂。清明时节亦是一堂孝道课,提醒我们时刻把孝记在心里、握在手中。
清明时分,万物滋长。当我们踏上祭奠之途,尤当胸怀“三颗心”,用虔诚来告慰先灵,用责任来砥砺前行,在不忘初心、永葆忠心、常怀孝心中携手共筑美好家园、拼搏铸就辉煌明天。
作者:于绍平 编辑:黄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