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诸暨市店口镇政府成功邀请在外乡贤回乡投资5000余万元,建设4个分开式炒货生料冷库。近日,一期投资600万元的炒货生料冷库已正式建成投用,完美补齐当地产业园区冷库储藏功能缺失的一环,为打造阮市炒货供应全产业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阮市炒货是阮市(原为镇,现并入店口镇)的一张金名片,产业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鼎盛时期曾有600余家企业分布在全国各地经营炒货。然而,阮市炒货“墙内开花墙外香”,一直无法走出“名声在外、市场在外”的怪圈。2019年,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炒货产业,吸引在外创业者回归,当地政府投资建成炒货产业园,但产业园区里生料冷库储藏功能缺失,使得整条产业链“掉了链子”,成为制约阮市炒货市场发展壮大的最大瓶颈。而此次乡贤回归投资生料冷库将成功补齐这一短板。
一袋袋香喷喷的瓜子、花生,看似并不起眼,但背后却蕴藏着一条巨大的产业链。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炒货业产值高达100亿元,市场潜力巨大。这次政府搭台、乡贤回归,通过众人拾柴、合力而为,不仅将当地炒货市场成功“烘”出了新热度、“炒”出了新风味,更为香喷喷的阮市炒货增添了一道浓厚的“乡”味。
这也充分启示我们,小买卖完全能够做成共富大产业,各地要精准分析自身发展优势,深挖本土特色,积极将乡贤资源、政府资源有力整合起来,鼓励引导乡贤通过项目回迁、资金回流、人才回乡、技术回援等方式助推家乡发展,真正让“乡情线”转变为“收益线”,做大做强共富新蛋糕。
作者:戚高晟 编辑:黄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