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群众教育观与教育群众观浅析

2021-09-12 17:06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实践中,必须遵循党的群众路线两个方面基本内涵:一是教育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立场、群众观点,即教育为了人民;二是教育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要把教育的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因时因地因人协调整合,通过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同向推进党的教育方针和群众的局部教育利益,同步促进人民群体和人民个体的发展。

一要精准把握群众教育观。群众教育观更为直接反映的是群众作为个体相对集中的教育需求,是个体自身发展中教育的价值追求。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便向全国人民与全世界许下庄严承诺: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这份承诺涵盖了个体、国家、社会三个层面教育的价值追求,指明了个体局部的教育利益也是人民利益的重要体现,也必须在个体、国家、社会利益兼顾基础上认真解决。

不同群体的教育观存在着关联和差异。教育大系统的群众简单可分为学生、教职人员和家长三大群体。1977年恢复高考后,众多学子考上大学进而改变命运的实例,使得广大家长坚信:教育能改变孩子甚至家庭的命运。1996年,人事部颁发了《国家不包分配大专以上毕业生择业暂行办法》,大学毕业开始实行双向选择就业政策,学历、文凭成为择业的关键,群众的教育需求逐渐从孩子“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广大家长开始相信:好教育决定着好前途。孩子能公平地上高质量的学校,有高质量的老师,成为高质量的人才,成为广大家长现实的教育需求。教职人员,特别是教师,一直信奉:学科成绩决定存在价值,相比过去,“存在价值”现在会更多地指向升职机会、职称、收入等直接利益。“努力考上好学校”是学生目前较为统一现实的教育观,主要来自于教师、家长的教育观和期望,学生还没有独立于教师、家长的相对统一的教育观,这也是目前部分学生价值观、归属感、学习动力缺失的原因之一,也是教育的短板之一。

群众教育观往往具有朴素性和自利性。从动机看,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行动看,要防止出现脱离国家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片面追求。教育人要精准把握群众教育观的合理性和片面性,敢于正视教育现实,扩大优质资源和合理引导群众双管齐下,实现群体与个体、共性与个性、均衡与重点协调发展。

二要持续践行教育群众观。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教育确立的基本属性。教育群众观就是教育人要在“教育为了人民”立场下,运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方法,实事求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既持续不断关注、解决群众的需求,让广大群众有更多直接的教育获得感,也合理引导群众,在思想、行动上统一到党的教育方针中去,实现个体、国家、社会三个层面的教育价值协同。

持续践行教育群众观要补上缺失缺位环节。任何一个教育政策,当个体、国家、社会价值同向时,会最大程度让不同群体感受到教育获得感;反之,不仅会降低获得感,甚至会阻碍教育的良性发展,需要因时因势调整完善。以“集中力量办普通高中名校”为例,政策启动时,既畅通了又好又快出人才渠道,也缓减了教育资源缺乏困境,各方价值、利益趋同,所以大家一致拥护支持。但随着十五年基础教育的普及,这一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唯一依据的教育政策引发了一系列不平衡问题,成为区域教育不均衡、学生“增负”和阻碍学生全面发展的推手,并进一步引发了个体、国家、社会的教育价值矛盾。反思这一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群众观缺失缺位,没有深入群众了解情况,没有因时因势对政策进行调整完善。

持续践行教育群众观要补上建章立制环节。根据党的教育方针,着眼国家未来发展,“立德与成才、健康与发展、知识与素养”三对关系的选择和平衡,决定着学校办学方向正确与否,决定着个体、国家、社会三个层面教育的价值追求是否同向。这需要教育人持续践行教育群众观,建立长效机制,定期不定期检验、研判、评估现有教育政策,及时发现不良苗头,及时调整完善。(作者单位 绍兴市第一中学)

作者:王 琛 编辑:黄靖芳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