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凌晨4时30分,我国在海南文昌,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五号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这次发射是我国“嫦娥”无人探月工程“三步走”战略规划的第三步,是“绕”“落”“回”三个阶段中的收官之战。
嫦娥五号使命重大意义深远。这是“可上九天揽月”又一壮举。我国探月工程分为“探”“登”“驻”三大步,即无人探测、载人登月、短期驻扎;“回”的成功将使我们顺利开启“登”的序幕。月球土壤采样,一定意义上是零距离接触月球,对研究生命乃至宇宙起源、拓宽资源来源渠道、开展科普教育、提升我国科技水平、促进经济和产业发展等有深远的影响,也将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和向深空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本次“回”有多个“首次”,如首次从月面起飞、首次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上进行无人交会对接等,是对中国最新技术和设施的测试,令人期待。时隔44年,将带回2千克月球样品的目标,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嫦娥五号的发射成功,必将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嫦娥五号折射出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诚然,与某些发达国家相比,包括航天技术在内,我国的科技实力有较大差距。但是嫦娥五号将带回2千克月球土壤的实践,其难度和复杂程度创了我国航天历史。这是我国自主创新的成果,体现了我国具有独立实施大型航天工程的能力。再结合嫦娥一号、二号、三号,到四号探测器代表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实现软着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顺利发射,北斗导航系统组网成功等来看,我国的航天技术有了长足进步,某些方面进入世界前列。而这需要有雄厚的经济为基础、人才为保证。所以嫦娥五号的发射成功以及我们祈盼的返回任务的顺利完成,充分展示了我国综合国力尤其是经济实力的提升。
嫦娥五号将激发国人更大的自信。众所周知,普通商品能买到,但核心技术买不到。不仅如此,包括航天领域在内,某些发达国家无下限地对我国进行技术限制封锁甚至打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一步一个脚印,把打压作为前进的动力,不断突破技术封锁,制定自己的标准,在航天领域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成熟。嫦娥五号就是例证。而且我们还有更大的目标,包括在月球建立基地。“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定力,“中国有信心走好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的自信,“最重要的还是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的果敢;航天工作者胜不骄败不馁,以及“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将产生辐射效应,为各行各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让国人更有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为我国到2035年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技术基础。
作者:周国梁 编辑:雷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