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桥区人力社保局联合王坛镇政府,将育婴员培训班开到了山区留守妇女的家门口,6天时间里,50人参加了这一培训。
政府部门将提升职业能力的培训班开到受训者家门口,将培训课堂移到镇村现场,这样开门见山的培训班大受乡村农户的欢迎。
提升职业技能,精准助力乡村振兴的各类培训活动如火如荼,政府部门也想了不少招数,出了许多创新的举措。依原有的“套路”,许多培训班开设的地点往往设在特定的场所,培训时间又不够灵活,培训人员以下达任务数为准。由此,对那些真正渴望培训的村民,因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无法紧赶慢赶进城参加培训,错失技能培训机会的不在少数。
柯桥区人力社保局将线下组织的培训班沉到一线,开到现场,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情。一方面,通过手把手的培训、面对面的交流、实打实的传授,“理论+实践”“教材+现场”,缩短老师与受培训者的距离,使培训互动性更强,让培训内容、培训效果更有针对性。另一方面,培训部门通过对参训人员的文化层次、就业需要、技能要求的“贴近”了解,能进行有效的综合研判,及时调整培训内容,也有助于吸收消化培训者的最新相关意见建议。
眼下,政府部门在促进山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提升,培养新型职业技能人才上动了许多脑筋,出了许多举措,特别是培训的力度不断加大,各级各类的培训班开得较多,有了一定的成效。但培训班不是花拳绣腿的简单形式表达,也不是应景式的“完成时”,而是需要有实实在在的培训效果、真真切切的培训质量。
在“三驻三服务”活动深入推进的今天,将课堂搬到“村堂”,开在村民家门口的培训班,再加上内容接地气,定会受到村民的欢迎,培训效果也一定是杠杠的。
作者:章恒杰 编辑: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