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桥区计划从今年起至2022年对全区范围内所有社区进行无障碍设施建设,柯桥街道大渡社区等15个社区列入今年建设计划。(5月23日《绍兴晚报》)
无障碍环境是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的基本条件,也是方便老年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人员生活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不遗余力地推进城市无障碍环境设施建设及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为残疾人生活出行创造一个自主、安全、方便的环境。然而,当前我们面临的尴尬却是,一方面,市区特别是越城区老旧小区绝大多数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缺少无障碍设施现象比较普遍,小区道路设置盲道的比较少,所有多层建筑楼梯也都鲜有升降椅,大部分小区没有无障碍标识和无障碍停车位,多数公共服务机构、公共绿地和休闲场所无轮椅坡道或缘石坡道,无障碍洗手间也不多见……另一方面,多数人对无障碍社区普及的知晓度和参与度较低,普遍认为无障碍环境是为了残疾人生活出行,而忽略了老年人——尤其是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伤病者、妇女儿童等有特殊照顾需求的人群,关注建筑物和道路交通无障碍而不重视社区无障碍建设,社会组织或企业单位等主动参与无障碍社区普及的意识不够强。
有句大实话不那么中听,却发人深思:每个人都将成为残疾人。据统计,目前我市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117.10万,还有各类残疾人总数约31万,这些人都是潜在的无障碍设施使用者,也是无障碍环境的受益者。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社会对无障碍建设的要求日益迫切,而小区作为居住的载体,小区内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以及伤病群体对小区无障碍建设的需求同样迫切;无障碍设施的目标人群已不单是传统意义上的残疾人。
再深一层说,建设无障碍环境实际上是消除歧视、尊重生命、维护权利和拥有尊严的充分体现,也是绍兴作为全国文明城市的必要体现。有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让无障碍环境知识和无障碍社区创建家喻户晓,将建设无障碍社区作为打造和谐宜居、无障碍城市的民生工程,作为进一步提升社区文明程度的重要举措,在更多有需求有条件的老旧小区开展无障碍社区建设,改造、安装更多“助残助老助弱”无障碍设施,完善社区无障碍设施的配套建设及功能,打造一个优美的适宜残疾人、老年人生活出行的无障碍社区环境,大力营造关爱、帮扶残疾人及老年人的良好氛围,让更多残疾人、老年人毫无障碍地融入公共生活,切实提升其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同时让“助残助老助弱”无障碍设施成为最温暖的城市符号,提升我们城市的文明温度。
作者:倪勇 编辑: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