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上午,2020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暨“周游绍兴·互游共通”活动仪式在绍兴博物馆启动。古城绍兴正全面打造“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在国际博物馆日这天,我市推出了一系列活动。(5月18日《绍兴晚报》)
绍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星罗棋布的博物馆不仅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开辟了新空间,而且为满足公众美好生活需求拓展了新渠道。“有空逛逛博物馆”,业已成为许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博物馆如何更接地气、更聚人气,这是由社会的变化和公众的需求决定的。当下,人们差异化、高质量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多,对博物馆展陈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广泛听民意、聚民智,尤其要通过对参观者的大数据分析,在项目创新、人文教育、互动交流等方面进一步整合资源、拓展内涵、优化服务,并推出个性化的“私人订制”服务,让博物馆在与公众更广更深的“亲密对话”中发光发热。实践证明,博物馆只有与公众贴得更近,走好多元化、包容性发展的路子,才能实现百花齐放,让人们享受到更加惬意的文化生活。在这点上,北京故宫博物院无疑已经做出了不少好的示范。
这几年,信息传播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互联网+”、区块链的广泛应用,既让人们游览博物馆可以不受时空限制,也推动着“博物馆+”跨界融合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博物馆要以更加多元的方式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一方面要注入科创因子,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网络传播效应,不断整合VR体验、云展览、线上讲座、有声导览等资源,让博物馆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另一方面要注入文旅基因,围绕全域旅游,开发文化探究、非遗体验等项目,打造特色鲜明的精品旅游线路,创设独树一帜的文创产品,继而成为文旅发展的新亮点、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展示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也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内外并重、建管并行,牢牢抓住公众的心,博物馆定能“火”起来。
作者:徐剑锋 编辑: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