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去稽山公园停车,明明是不收费时间段,却被收费员索要停车费。是什么原因让收费员坚守岗位超时工作?原来是个人承包多劳多得上不封顶。(5月7日《绍兴晚报》)
别小看五元十元的停车费,还真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像稽山公园的停车场,就是被环城河管理公司转包给私人的,私人又转包给收费员,层层转包意味着层层获利,利益链拉得太长,处在终端的收费员为了确保自身利益,免不得打马虎眼来几次“违规收费”额外创利。
公共车位实现市场化运作未尝不可,前提是要有利于公共资源的优化与管理,有利于广大市民的停车便利。然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突破收费标准与制度规范的套路式收费,是应该坚决抵制的。事实上,许多车主对于停车收费乱象是防不胜防,很少会有人较真地查看收费标准与收费时间,即便心有疑惑,也会因为收费员的蛮缠而交费息事宁人。当然也有顶真的车主在事后会投诉会反映,但有时候并不影响收费员的继续乱收费,因为车位出租方与承租方是利益共同体,利益均沾的互惠关系导致面对违规收费之举,鞭子高高举起又轻轻落下,很难下不为例。
停车乱收费源于利益链作祟,公共资源不姓“公”必然导致各自为利益而战,对此还得双管齐下进行治愈。一要厘清利益链,将公共车位的合理配置使用作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抓手,去产业化,避免“以收代管”,推行平价运作,杜绝层层转包,减少利益环节,延长免费停车时间,突出公共车位的服务性与共享性。二要推进智能管理,通过机器换人实现自助收费,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更有利于规范收费。
作者:钱科峰 编辑: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