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星级‘残疾人之家’300家,实施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0000户”是今年省政府十大民生实事之一。而前不久召开的绍兴市残疾人工作会议,也对今年我市做好残疾人帮扶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对全市33家“残疾人之家”进行星级改造,完成1706户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各区(县、市)均要完成1家托养康复机构建设;全市计划落实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家庭子女助学1000人以上;新增残疾人就业775人以上。明确以残疾人康复救助、教育就业和基本生活保障为重点,持续开展“走转改、三服务”活动,进一步提升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残疾人作为社会大众重点关怀帮扶的特殊群体之一,日常生活本就多有不便,疫情期间他们生活更加“步履维艰”。一方面,不少残疾人本就患有基础性疾病,丧失了必要劳动能力,疫情期间的生活来源十分有限,行动不便的他们随时面临着药物、食物短缺等情况;另一方面,残疾人群体的日常生活通常处于“边缘地带”,信息接收往往不及时,在面临地方交通管制、居家隔离等特殊情况下,容易陷入信息闭塞、缺乏关怀的“生活孤岛”。
关心关爱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对残疾人群体的关照程度,往往体现出一个地方的民生厚度、人性温度和文明程度。因此我们要切实加大对残疾人群体的关心关爱力度,要“想新招、出实招、打快招”,力争残疾人群体不陷入“生活孤岛”,确保基层关怀不出现“关爱真空”。残疾人群体,缺的并不仅仅是同情的声音,更多的是关爱的实际行动。面对生活不便的他们,有关部门要始终做到心中有底、胸中有数,要坚持扶持力度不减、关爱对象不漏、服务范围更广,以更“上心、用心、细心”的服务态度,为他们提供更有温度、更有速度的帮扶支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作者:戚高晟 编辑:雷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