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弘扬航天精神 实现航天梦想

2020-04-26 11:38

来源:绍兴网

4月24日,是我国第五个“航天日”和“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说,老一代航天人的功勋已经牢牢铭刻在新中国史册上。不管条件如何变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不能丢;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

发展航天事业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毛泽东在诗词中提到的“可上九天揽月”是中国人民的千年梦想。4000多年前,我国已经有了观星台;民间有“嫦娥奔月”等神话传说;历朝历代都有专职人员“观天测候”,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天象记录。明朝的士大夫万户坐在绑有自制的火箭的椅子上,手举大风筝,是我国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上天的人。虽然失败献生,但他的行为鼓舞了后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从1970 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 号”成功升空到载人航天、嫦娥奔月到即将启动的“天问”系列火星计划深空探测,“到2030年实现整体跃升,跻身航天强国之列”,我们正在圆千百年来的飞天梦想。

发展航天事业是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迫切的时代要求。航天梦,归根到底是为我们的发展服务。如地球资源卫星,有考察农作物生长状况、地质结构、工业污染程度、海水漂移、寻找鱼群、绘制航路和海底地形图、对地下能源进行查明和估计贮量、公路铁路选址、古迹普查等至少有40多种以上不相重复的用途。在太空,可以做低重力太空环境下的科学试验。太空可以为我们提供新的资源。至于北斗导航这样的系统,不仅仅是为我们提供导航、定位这样的服务和带来商机,在5G时代乃至以后,更是关系到科技竞争、军事安全等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问题。

航天事业为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20世纪50年代,面对西方的封锁、制裁和战略威胁,科学家和航天事业建设者们在“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四处无人烟,风吹石头跑”的戈壁滩,面对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十分困难的保障条件,战严寒、斗酷暑,顶风冒沙建起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后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四号成功着落月球背面并且顺利展开工作,完成人类航天史上的首次,到即将组网成功的北斗系统。航天工作者从零开始,不计名利甚至隐姓埋名,胼手胝足,筚路蓝缕,形成了“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从中蕴含的忠于祖国、崇尚科学、善于创新、敢于牺牲、国家利益至上有使命担当等中国精神,是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强大动力,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力量的精神动力,也为推动世界航天事业发展、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作者:周国梁 编辑:雷彦平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