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党中央决定每年5月5日为“干部学习节”,这是中国共产党重视全党学习的真实写照。干部学习节虽已成为历史,但其影响穿越时空,对推进新时代全党大学习具有重要启示。
80年前,党中央在延安为了“普遍地深入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使马列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发布了《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指示》,规定以每年的5月5日即马克思诞辰日为干部的学习节,其间各单位要总结全年的学习情况和经验,并进行奖励。1940年5月5日是第一届“五五干部学习节”,在延安中央机关评选出了一批模范学习小组。设立学习的节日,是中国共产党重视全党学习的真实写照,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动实践。
学习节是在干部教育蓬勃开展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1938年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发出“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的号召。会后,中央采取了设立干部教育部、建立学习制度、制定学习内容、进行学习动员、下发学习指示等措施组织全党学习。1939年5月,中央在陕北公学礼堂举行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毛泽东亲临大会并发表讲话。他说:“我们党根据历来的经验以及目前的环境,在最近发起了两个运动,一个是生产运动,一个是学习运动,这两个运动都是有普遍的和永久的意义的。”他强调,我们要建设一个大党,一个独立的有战斗力的党,就要有大批的有学问的干部做骨干,干部非学习不可。全党的学习运动由此拉开了帷幕。设立学习节,是推动学习运动的重要环节。
学习节活动是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中央经常督导、考核干部的学习情况,评比表彰学习模范,推广学习经验,延安及各抗日根据地的机关、学校、部队、团体中的干部掀起了学文化、学理论的热潮。“五五干部学习节”在延安共持续举行了三届,第一届学习节以“在职干部学习总检查”为主题,第二届学习节强调“提高干部学习质量”,第三届学习节结合整风运动进行。学习节活动,提高了广大干部的政治思想觉悟、理论水平和文化素养。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人人处于学习之中,时时体现学习之风”的画面被定格在历史中。学习节的设立,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创举,不仅有效地促进了学习运动深入开展,而且也为延安整风运动奠定了基础,对党的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虽然干部学习节已经成为历史,但其影响穿越时空,对推进新时代全党大学习具有重要启示。
大兴学习之风,增强执政本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党的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并将学习本领排在首位。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强调“全党来一个大学习”。这是党中央面对新时代新使命发出的号召,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克服“本领恐慌”的迫切需要。眼下,一些党员干部不思进取“不愿学”,忙于事务“不勤学”,装点门面“不真学”,急功近利“不深学”,学用脱节“不善学”的现象依然存在。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学习制度,营造更加浓厚的学习氛围,促使党员干部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并学出成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使领导和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才能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
重视“今”的学问,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毛泽东当年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就提出要重视“今”的学问,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研究时事问题与党的政策,研究中央的会议报告。重视“今”的学问,最重要的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切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要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更好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发挥好带学促学作用。在第一届学习节中,张闻天和陈云领导的学习组被评为模范学习小组,朱德被誉为模范学生。延安干部学习节启示我们,好学风是“带”出来的。推进新时代大学习,要突出“关键少数”,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学习不学习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本领大小也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而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情。”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既带头认真学习,又承担起组织推动学习的领导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学习的良好局面。
作者单位 绍兴市委党校
作者:徐志伟 编辑: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