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绍兴市对传承弘扬驻村指导员等制度、高质量深化“三服务”出台意见,要求各地各部门推动更多机关干部下沉到“三服务”一线。
经过16年的实践探索和完善提高,驻村指导员制度已经成为发轫于绍兴、施行于浙江的基层治理模式之一。在全力打赢乡村振兴和疫情防控双重战役的关键时期,审时度势吹响“传承弘扬驻村指导员制度”的号角,作用巨大、意义非凡。
驻村指导,需要更新角色定位。新时代下,农村工作面临着“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诸多新情况,需要驻村指导员根据农村工作重点、难点,重新定位驻村指导员的职责界限,做到多帮忙不添乱、多沟通不武断。时下,更应该当好疫情防控“先锋队”和乡村振兴“排头兵”。
驻村指导,需要革新选派方式。驻村指导员素质的高低、工作能力的强弱,会直接影响党在群众中的形象。要适应乡村治理需要,创新推出按需选派、点单选派和组团选派等方式,通过梳理各村的发展重点、治理难点、矛盾痛点,并结合驻村干部的专业特长、能力优势、性格特点和工作经验,把最合适的干部选派到最需要的村里去。
驻村指导,需要创新工作环境。要按照“简便、易行、科学、合理”的原则,不断完善对驻村指导员的日常管理,促进干部作风在一线转变,干部责任在一线强化,干部能力在一线提高。驻村指导员要坚持在学习中思考、在讨论中碰撞、在实践中摸索,形成“问题共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工作机制,把驻村工作表现作为干部提拔、职级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让我们共同努力,使驻村指导员制度更加接地气、得民心,更加契合“三服务”活动的精神要旨、思想理念,在绍兴高水平打造市域治理现代化示范市过程中焕发勃勃生机。
作者:钟伟 编辑: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