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湖北不少地方已陆续复工复产,但一些地方的返鄂人员却被一份“健康证明”困住了手脚。
根据湖北当地防控政策要求,返鄂人员在返程前,需提供一份由异地镇街社区(村)居委会出具的“证明”,内容包括该人员已解除隔离、当前身体健康等。并且,这份“证明”并不认同外省正在实施的健康码。在实际操作中,不少地区可以提供健康码,但无法开具“官方证明”。以绍兴为例,其一,“证明”的落款是驻地镇街社区(村)居委会,但这些机构无法证明当事人的身体状况是否健康;其二,即便“证明”生效,也只能证明受检者当时的状况,之后是否有接触史、是否健康,无法简单判断。因此,绍兴防疫部门认为,无法出具这样的“官方证明”。
与“返鄂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8日,湖北就业专列专车抵达绍兴,为企业全面复产按下了快进键。要做到这一点,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积极作为,扫除类似“健康证明”这样的返程障碍。
事实上,提供“证明”这道题并非无解,关键是看政府怎么做、花多少力气去做。
在笔者看来,与其把更多的精力浪费在如何出具“证明”上,不如变通政策。可以充分借用大数据智慧平台,化解一些不必要的障碍,让防控举措更人性化、更暖心,让更多跨省的上班族和企业家能够尽快回归发展正轨。目前,长三角各地健康码已全覆盖,互认共通正在推进中。这也给我们一些启迪:在互济互帮中打破更多行政藩篱,建立更大范围的互认共通城市圈,不要让各地文件、政策、证明等“硬杠杠”挡了联合抗疫的道、卡了有序复工复产的壳。
令人欣慰的是,就在笔者发稿前,收到最新消息: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出通知,有外省健康码的人员在湖北境内可“亮码通行”,要求当地各小区(村组)、防疫卡点查验健康码、测温正常即予放行,不得再设置障碍,不得要求另行提供健康证明(确实无法申领健康码的除外)、流动证明、流入地申请审批表或接收证明、车辆通行证等。这份“通告”,来得很及时!
作者:汤桂平 编辑: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