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各类企业复工复产,各地都在积极行动。值得肯定的是,全国复工复产形势整体向好发展。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企业反映,“表格防疫”现象仍时有发生,多地甚至出现“防疫过劳”现象,亟待有关部门关切。
“一天要接待四五个部门,市里面来一批,街道里来一批,社区里来一批。”“督查期间要求我们全部停下手头工作出示健康码。”“一天来两次,一次来半天,我们都不用干活了。”……这样的抱怨声,当前在不少复工企业中都能听到。坦白而言,如今复工复产要抓好,但疫情防控也要抓好。本来这两只手就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原则上都不应该松懈。然而,某些地区的一些做法,却有点因噎废食,对待防疫和复工态度,出现了厚此薄彼的情况。疫情防控出现“过劳”现象,令许多复工企业不胜其扰、不堪重负。
如今企业如何安全复工,给予检查、帮扶和引导的确是有必要的,而且作为属地政府,是应该主动积极去做。但更多的主观能动性,要靠企业自身去发挥。对于同样的检查内容,各个部门一天查三四次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防控疫情固然要细致入微,但这样重复的无用功,无疑是给复工企业缠上厚重的“裹脚布”。与其各级部门各自为战,倒不如精简一下表格内容,整合一下检查事项。
复工复产的门槛其实并不算高,许多企业只要达到相关标准,都能顺利进行正常生产。我们不应把冷冰冰的数字、硬生生的表格作为检验企业复工情况的“法宝”,而应当及时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切实将企业发展利益放在首位。这不光是为复工企业“松绑”,也是为基层工作人员“减负”。
作者:戚高晟 编辑:黄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