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大家都秉着“能简则简”“能忍就忍”的原则,尽可能多地在线上解决各类诉求。但还有很多生活所需,必须到店、当面才能搞定。比如理发,企业复工复产后,员工头发长了,有的理发店还没营业,即使有的营业了,要预约、限人数,怎么解决?再比如,企业对员工每日测体温,人多量大,一定程度影响正常工作,如何解决?这些都需要下足“绣花功夫”,在“细”上做文章。
而一些企业在解决上述方面的问题就考虑较周到,做得也很暖心。像“浙江博盟精工”将理发师请到工地上为员工理发;“浙江旭日轴承”“绍兴旭日绵轴承”不仅准备了测温枪,还采购了600多支体温计,员工人手一支,每天自己测温。在就餐方面,由于公司食堂较小,员工被分成五六批,分批去食堂吃饭。这些无疑是一件件小而又小的事,但这些细致入微的工作,值得点赞。
细节决定成败。众所周知,新冠肺炎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不易防范,正所谓“病毒就在身边,传染就在瞬间”。所以,防控工作必须实而又实、细而又细,千万不能麻痹大意、心存侥幸、放松措施。倘有一处疏忽,就有可能出现大问题。就说体温测量,100人中有99个人都测到了,但有一人没测到,就是疏漏。一个疏漏就是一个风险。若要把风险降到最低,就要做到一个不漏。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一方面面临国外输入性病例的危险,另一方面即便多地实现连续“零新增”,也要熬过两个最长潜伏期才能松口气。这就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我们仍要学会和病毒风险“共存”,保持生活、工作、防护缺一不可的“战备”状态。这种情况下,生活服务业复工复产是必然。相关部门要及时回应凸显的民意诉求,同时也要注重举一反三,做好“预管理”。下一步电影院、健身房、餐馆等何时会大范围营业?到时又会带来哪些新的问题?未雨绸缪,系统谋划,从细从实,我们才能在战“疫”中时刻赢得主动。
把工作做实做细,关键是责任心、主动性。防控要吃住劲,日子也要走上正轨,不断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胜利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作者:坚白 编辑:黄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