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于3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一《规定》重拳出击,给地方网络信息主管部门抓好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建设良好的网络生态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也对一些往日杂草重生、乌烟瘴气的网络信息畸形产业链亮出了一把“杀手锏”。
自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以来,时光已经走过26个年头,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让网络空间逐渐成为亿万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更变成中华民族精神的繁衍生息之地,积极的网络环境能够激浊扬清,弘扬新时代的朝阳正气,奏响新时代的华美乐章,激发亿万人民积极向上、爱国爱党的深度情怀和使命感归属感,负面的网络世界只能让民众崇尚暴力、消极堕落、争吵不休,甚至从网络世界向现实社会衍生丑陋,滋生仇恨,带来各种违法犯罪影响。26年发展,已经让网络渐渐偏离其行路的初衷,以曲航正,不忘初心,何等艰难,更是对执政者们领航把舵的智慧考验。
此次研究出台的《规定》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继承和发展,国家以此霹雳手段雷霆出击,大力澄清玉宇,拨云见日,昔日不受管束的网络江湖上无论是九大门派、三教九流各路势力,上至江洋大盗,下到跳梁小丑,都不得不崇德守善在《规定》这一猎猎大旗之下,精神武林正道一统,行业风气为之一正。除了一帮靠歪门邪道吸粉、博眼球的牛鬼蛇神网络账号成过街老鼠,藏匿不及,长吁短叹外,恐怕大家都会为之皆大欢喜,精神家园重现安宁。
“教育从娃娃抓起”,对家长而言,网络空间是否有益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更是事关重大,随着抖音、微博、快手、微信等手机自媒体的活跃,不少家庭孩子也有机会开始接触这类新型网络信息平台,但是上面不时有一些网络暴力、舆论糟粕、负面内容出现,对孩子们清澈的目光,单纯的心智,稚嫩的价值观产生了巨大风险和健康威胁,“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如果不加以限制规范、整顿处理,长此以往,人心不复古,心智被摧残,我们全力护佑的精神家园很可能会面临失守,“新生的一代”很可能沉沦为“垮掉的一代”,但孩子是无辜的,国家、社会、公众必须重视起来,携手起来,共同努力,维护整洁干净的网络空间,特别在国家层面上,要以“狠、准、快”的手段加速实现网络空间法制化治理,狠刹网络空间“歪风邪气”,全力整顿正在向自由化、虚无化、负面化道路加速的网络虚拟世界,使之重返直路正道,重新凝聚起法制化、健康化、正能量的精神力量,这也是对下一代高度负责任的态度。所以,《规定》的出台可以说是民心所向,应运而生。有了如此详尽的法律手段和细则措施,孩子们在网络上遇到各种网络暴力、负面舆论的隐忧可以渐渐冰雪消融,也让家长们心头巨石安然落地。
“不要问警钟为谁而鸣,他为你而鸣”,《规定》的出台对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乃至网络行业组织而言,不啻是晴空一声惊雷响,无论是过往劣迹斑斑的一些试图钻法律空子的“下三滥”ID号还是哗众取宠靠捏造事实吸粉的营销号们,这都将成为一把金光闪闪、锋利无比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高悬挂,时刻警示着这些胆大妄为、肆无忌惮的网上不法分子,迫使他们不敢再使出网络暴力、人肉搜索、深度伪造、流量造假、操纵账号等违法行径,有力地震慑了一小撮不法分子将互联网、自媒体视为杂草重生、乌烟瘴气、生态恶化的法外之地,肆意妄为、自说自话。另一方面,对正常网络信息运营者,也是确保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正常经营秩序不受打扰的保障,对新入行的自媒体经营者和网络平台运营商更是一种教育引导和正确导向。
重典治网,须以霹雳手段护佑精神家园。落实靠前,更要用雷霆出击强化守土之责。所谓“三分靠政策、七分靠落实”,任何政策的制定出台,都离不开踏踏实实的落地生根发芽,离不开各相关职能部门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切实有效地做到虚拟网络空间的法制化治理、网格化监督,真正发挥好《条例》之功效,打造天朗气清的虚拟环境和网络空间,护佑亿万民众的美好精神家园,最终向全社会交出一份满意的法制化答卷。重典治网,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屠世洚 编辑: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