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凌晨,一辆载着25名河南籍员工的大巴,跨越四省、行程2000公里,顺利抵达越城区振德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这是越城区政企联合派出返岗保障车,“点对点”接回的首批员工。而再过6天,一列从四川达州出发,途经南充、遂宁的满员“抢人专列”,也将直达绍兴。从“包汽车”到“包火车”,近期,绍兴为接回外来务工人员可谓大招迭出——你负责上车,我负责埋单。
“抢人”的背后,是绍兴当下“两手抓两手硬两战赢”背景下掀起的复工潮。作为制造业大市,绍兴集中了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小微企业,通过“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精准施策,有效控制了疫情,但也对产业用工造成了一定影响。眼下,疫情防控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用工荒”。政企联动,下好“抢人”先手棋,已成为绍兴上至政府部门、下至企业老总的共识。
据了解,在浙江务工的湖北籍员工总数达200万人左右,面对当地严峻的疫情形势,他们暂时都无法离开家乡,势必成为浙江企业的用工“负数”,也将加剧各城市间的用工竞争。如果说防疫是一场硬仗,那么当下正在进行中的“抢人”大战,则是接踵而至的另一场硬仗。据了解,就在绍兴为“抢人”开出包车、推出专列、发放补贴、提供过渡房之际,省内其他城市也使出“浑身解数”,如嘉兴、台州推出包机,湖州对企业新招员工给予每人1000元的一次性生活补助,义乌还为初次求职人员提供三天免费食宿等。
相比防控,复工大考更像一场开卷考,除了考验政府决策的“才气”和“抢人”的“财气”之外,更考验服务型政府的成色以及营商环境的质量。这其中,很多看似是小事,却能从“细微处见精神”。比如,如何帮助企业解决口罩等防护物资的保障问题,如何解决员工的出行、食宿等生活问题。以打持久战的准备,将复工服务贯彻到政府工作的全领域、全过程,这既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在特殊时期应该履行的一项重要职责。
作者:何瑛儿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