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紧抓“机遇点”才能放大“亚运效应”

2020-01-13 09:35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不久前,绍兴与杭州等五座城市共同举行了亚运会倒计时1000天庆祝活动。对这场高规格的赛事,绍兴市民满怀期待,但绍兴各部门不能仅仅停留在信心层面坐等亚运会到来,更应该未雨绸缪、主动作为、多向发力,营造良好的亚运生态,顺利将亚运会机遇变成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

绍兴为迎接亚运会,下的功夫不可谓不大。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基础设施建设,几乎一天一个样。高铁、高速公路、智慧快速路、轨道交通齐头并进,绍兴全域与杭州打造半小时交通圈指日可待。在场馆建设上,绍兴也付出了最大努力,以最高标准来设计、建造、布置,力求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最完美地呈现比赛效果。不过,绍兴要实现“亚运效应”最大化,光有硬件建设还远远不够,要聚焦“机遇点”做更深的文章。

这些“机遇点”在哪儿?就在赛事中。绍兴是除杭州之外承办2022年亚运会赛事最多的城市,包括排球、篮球、棒垒球、攀岩等项目。一场比赛只有短短数个小时,但是带来的流量效应却是巨大的。将这些赛事所带来的流量留下来,将“一阵风”变成“细水长流”,这才是机遇转化为红利的关键。我们要做的应当是培育这些赛事的群众基础,争取高规格的举办权,让这些赛事永驻绍兴,打造“永久性工事”,保持持续的热度,避免成为“一次性产品”。

当然,要让四大项目的顶级比赛永久落户绍兴还存在不小的难度。绍兴正在打造排球之城,已举办两届女排世俱杯,要获“永久”地位尚欠火候;篮球在我市基层火热,但缺乏相应的高端赛事作为支撑;攀岩在绍兴各地普遍被当作一个文旅项目,专业性还相当缺乏;棒垒球在我市更是几乎没有基础。但“一张白纸好画画”,短板就是潜力,补齐了就变成了优势。相关部门应当从过去容易忽略的地方着手,一步步将与亚运有关的赛事氛围营造起来。

首先,要在学校教育中更好地普及特色赛事课程,培养学生的兴趣。国际排联名誉主席魏纪中说,如果绍兴从小学到大学阶段,能形成一套科学合理完整的排球教学体系,会为绍兴打造排球之城赢得大量加分。其次,要在当前推进的各项政府工作中融入“亚运思维”,将赛事的群众基础做起来。以棒垒球为例,绍兴并无基础,但社会需求却很大,成长空间很足,国外国内“从无到有”迅速发展起棒垒球运动的城市有先例可循。绍兴完全可以依托未来社区建设,从局部试点,将棒垒球运动培育起来,在亚运会前形成棒垒球运动的良好氛围。

亚运会很快就会到来,也很快就会过去。绍兴不但要做足亚运前的准备,更要立足长远,紧抓“机遇点”,做好亚运会的成果转化固化工作,从而真正实现“办一次赛、兴一座城”,让绍兴做为赛会目的地城市名副其实。

作者:裴金红 编辑:雷彦平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