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你是不是也经常被低落、烦闷和沮丧等情绪笼罩,“精神消沉、烦躁得很”“很容易累,早上起不来床”“一到秋天我就想流泪”……其实,这都是“悲秋综合征”惹的祸。
秋季昼夜长短变化明显,人体生物钟需要重新调整适应。生物钟的紊乱可能影响神经递质的分泌和调节,例如血清素(5-羟色胺)水平下降。血清素是一种与情绪调节密切相关的神经递质,其水平降低会导致情绪低落、焦虑等负面情绪增加。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放松心态,不要过于纠结。
医生建议,老年人在秋冬季节尽量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接受阳光照射;保持规律作息,每天尽量相同时间睡觉起床,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劳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跑步、瑜伽、太极拳等,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改善情绪。
秋天,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D、蛋白质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牛奶、鸡蛋、鱼类、新鲜蔬果等,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及咖啡、浓茶等兴奋性饮料。
特别是独居的老人,还是要学会应对压力和负面情绪,用积极思维看待问题,培养乐观心态,通过与家人朋友交流、参加社交活动、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
作者: 编辑: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