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年纪瘦一点真的更有利于健康长寿吗?别拿年轻人的标准去要求60岁后的老年人。多项研究发现,60岁后稍微“胖”点更长寿。
60岁后“最佳体重值”出炉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曾发表关于“住院老年人的理想体质指数范围”的研究。研究发现,60岁及以上老年人理想BMI范围为20-26.9,超重或轻度肥胖(BMI 25-29.9)可能更有利于健康。BMI在此范围内的老年人营养状态更佳,身体储备充足,能更好应对疾病消耗,且日常活动能力、认知功能等综合指标更优。80岁以上高龄老人推荐BMI范围为22-26.9,此范围可降低死亡风险及功能受损风险,同时减少肌肉衰减综合征的发生。
换句话说,老年人适当胖点才长寿。体重过低,往往意味着存在营养不良、肌肉萎缩等问题,跌倒、骨折等风险也相对较高。
胖一点关键时刻能救命
2025年3月,《癌症》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在一些免疫治疗的肿瘤患者中,肥胖的患者(体重指数BMI>30)相比于正常体重患者(体重指数BMI 20-24.9),5年死亡风险降低了30%。
研究纳入1.8万例肿瘤患者,涵盖头颈癌、肺癌、胃肠道癌、乳腺癌等。分析发现,在不同癌症中,肥胖人群普遍具有生存优势。
想“微胖”做好以下三点
增加力量锻炼,避免肌肉流失:40岁后每周进行两次肌肉力量训练,能明显降低全因死亡率,并对心血管和癌症死亡率产生积极影响。推荐三类40岁后最佳的力量训练:自重训练(深蹲、俯卧撑)、弹力带训练、健身器械训练。
保证营养摄入,增加优质蛋白:《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年)》中强调“增加优质蛋白质食物”,倡导人均每日优质蛋白质摄入量占50%以上。
保持运动习惯,减少内脏脂肪:内脏脂肪太厚会导致脂肪心、脂肪肝、脂肪肾、脂肪胰等器官功能异常。控制腰围、减掉内脏脂肪的方法要多运动,每天至少半小时。即使没有腹型肥胖,也可以多运动防患于未然。
来源:今日嵊州
作者: 编辑:沈洁